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土壤污染概述 | 第11-12页 |
·土壤污染定义及分类 | 第11页 |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土壤石油污染 | 第12-14页 |
·石油组分 | 第12页 |
·重金属及其危害性 | 第12-13页 |
·多环芳烃及其危害性 | 第13-14页 |
·土壤污染物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常规理化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发光菌简介及毒性测试原理 | 第16-17页 |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优缺点 | 第17-18页 |
·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发光菌在重金属及有机物毒性测试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QSAR模型简介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工作条件 | 第24页 |
·土壤对发光菌毒性测试方法建立步骤 | 第24页 |
·重金属含量测试方法 | 第24页 |
·不同背景液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毒性数据表征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7页 |
第3章 发光细菌测定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毒性的方法 | 第27-31页 |
·前处理条件正交试验 | 第27-28页 |
·固液分离方式优化 | 第28-29页 |
·方法建立与验证 | 第29-30页 |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第4章 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单一及复合对发光菌毒性研究 | 第31-51页 |
·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 第31-34页 |
·重金属单一毒性测试 | 第34-39页 |
·单一重金属EC_(50)值测定 | 第34-37页 |
·重金属QSAR参数收集及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重金属QSAR模型验证及机理解释 | 第38-39页 |
·不同背景溶液中单一重金属对发光菌毒性及显著性分析 | 第39-43页 |
·背景液选取 | 第39页 |
·不同背景溶液中单一重金属对发光菌毒性测试结果 | 第39-42页 |
·不同背景溶液对单一重金属毒性影响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标准土壤浸提液中重金属复合毒性测试及响应关系的建立 | 第43-49页 |
·实验设计 | 第43-45页 |
·重金属复合毒性测试结果及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综合毒性与重金属浓度响应关系的模型检验 | 第46-48页 |
·重金属复合作用机理解释及控制对策 | 第48-49页 |
·本章小节 | 第49-51页 |
第5章 土壤中PAH_S复合污染对发光菌毒性QSAR研究 | 第51-66页 |
·QSAR几种算法比较 | 第51-52页 |
·结构参数计算 | 第52-56页 |
·PAHs对发光菌毒性QSAR模型建立 | 第56-60页 |
·毒性数据来源 | 第56-57页 |
·毒性与常见理化参数建模及检验 | 第57页 |
·毒性与量子化学参数建模及检验 | 第57-58页 |
·机理解释 | 第58-60页 |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量子化学参数相应关系 | 第60-64页 |
·RI数据来源及与量化参数建模 | 第60-61页 |
·RI与量化参数模型检验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