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纵向一体化的定义 | 第9-10页 |
1.2.2 纵向一体化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1.2.3 煤电纵向一体化研究 | 第12-14页 |
1.2.4 纵向一体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中国煤电产业发展历程及煤电纵向一体化动因分析 | 第20-27页 |
2.1 煤电产业发展历史 | 第20-23页 |
2.1.1 计划经济阶段(1949-1985年) | 第20-21页 |
2.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1985-2001年) | 第21页 |
2.1.3 市场经济阶段(2002年至今) | 第21-23页 |
2.2 协调煤电关系的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 第23-24页 |
2.2.2 煤电纵向一体化经营 | 第24-25页 |
2.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动因 | 第25-26页 |
2.3.1 保证煤炭供给和销售的稳定性 | 第25-26页 |
2.3.2 分散经营风险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3.1 企业经营绩效的定义 | 第27页 |
3.2 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内在联系 | 第27-31页 |
3.2.1 降低企业成本 | 第27-29页 |
3.2.2 改变市场结构 | 第29-31页 |
3.2.3 促进企业创新 | 第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煤炭企业经营绩效指标评价方法选择及体系建立 | 第32-46页 |
4.1 煤炭企业经营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建立方法的选择 | 第32-33页 |
4.2 因子分析法 | 第33-37页 |
4.2.1 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4.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及相关概念 | 第34-35页 |
4.2.3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35-37页 |
4.3 中国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7-45页 |
4.3.1 样本选取 | 第37页 |
4.3.2 指标选取 | 第37-38页 |
4.3.3 分析过程 | 第38-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煤电纵向一体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6-53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46页 |
5.2 样本选取 | 第46页 |
5.3 变量设定 | 第46-48页 |
5.4 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5.4.1 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5.4.2 企业经营绩效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5.4.3 公共因子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3-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3-54页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