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2章 网约车概述 | 第10-14页 |
2.1 网约车的内涵 | 第10页 |
2.2 网约车的特点 | 第10-12页 |
2.3 网约车运营的模式与发展阶段 | 第12-14页 |
2.3.1 网约车的运营模式 | 第12页 |
2.3.2 网约车运营的发展阶段 | 第12-14页 |
第3章 国外网约车规制路径之选择 | 第14-17页 |
3.1 准入门槛较低的英国模式 | 第14-15页 |
3.2 创新监管的美国模式 | 第15-16页 |
3.3 完全开放的新加坡模式 | 第16-17页 |
第4章 我国网约车法律规制现实需求——以《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为例 | 第17-22页 |
4.1 我国网约车法律规制现状 | 第17-19页 |
4.1.1 对网约车运营的监督主体和监督措施 | 第17-18页 |
4.1.2 网约车运营的法律责任 | 第18-19页 |
4.1.3 新规对网约车运营服务的积极影响 | 第19页 |
4.2 我国网约车运营监管的法律规制缺陷 | 第19-22页 |
4.2.1 立法规定存有争议 | 第20页 |
4.2.2 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 | 第20-2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网约车经营的法律规制路径之建议 | 第22-31页 |
5.1 网约车经营的法律规制理念之树立 | 第22-23页 |
5.2 网约车经营规制模式之选择 | 第23-25页 |
5.3 网约车经营监管机构及监管权限之确定 | 第25-26页 |
5.4 行业组织的自律性监管权限之设定 | 第26-27页 |
5.5 我国网约车运营监管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27-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