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简介 | 第11-13页 |
1.2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13-18页 |
1.3 液体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18-34页 |
1.3.1 电子束-水溶液相互作用 | 第18-20页 |
1.3.2 纳米晶体在液体中的生长 | 第20-24页 |
1.3.3 纳米材料在液体中的运动 | 第24-28页 |
1.3.4 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28-29页 |
1.3.5 原位电化学反应 | 第29-32页 |
1.3.6 液体透射电镜中的空间分辨率 | 第32-34页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影响因素 | 第37-47页 |
2.1 芯片制备介绍 | 第37-39页 |
2.2 液体样品杆组装和检漏 | 第39-40页 |
2.3 电镜测试及电子束剂量列表 | 第40-42页 |
2.4 涉及的实验设备列表 | 第42页 |
2.5 液体透射电镜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及讨论 | 第42-47页 |
2.5.1 芯片或溶液引起的沾污 | 第42-43页 |
2.5.2 液体透射电镜中的电荷积累效应 | 第43页 |
2.5.3 液体透射电镜中的气泡 | 第43-47页 |
第三章 钯纳米颗粒在液体中的原位氧化刻蚀 | 第47-67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9-64页 |
3.3.1 刻蚀速率及影响因素 | 第49-55页 |
3.3.2 颗粒的运动和机理 | 第55-57页 |
3.3.3 非原位表征 | 第57-58页 |
3.3.4 电子束影响 | 第58-61页 |
3.3.5 扫描透射电镜中产物离子的浓度分布 | 第61-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四章 钯纳米颗粒表面的同质(钯)/异质(银)生长 | 第67-85页 |
4.1 引言 | 第67-6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69-83页 |
4.3.1 钯纳米结构的原位生长 | 第69-70页 |
4.3.2 钯元素在钯颗粒表面的同质生长 | 第70-72页 |
4.3.3 银纳米结构的原位生长 | 第72-75页 |
4.3.4 银元素在钯颗粒表面的异质生长 | 第75-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