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结果 | 第18-29页 |
1. 颌下腺切除原因 | 第18页 |
2. 颌下腺腺内及周围淋巴结分析 | 第18-19页 |
3 | 第19-20页 |
4. 口腔癌颈淋巴清扫术中切除颌下腺的组织病理学情况 | 第20-23页 |
5. 颌下腺慢性炎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6. 口腔癌淋巴转移规律 | 第26页 |
7. 颌下腺导管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 第26-29页 |
讨论 | 第29-36页 |
1. 颌下腺的切除原因 | 第29-30页 |
2. 颌下腺的腺内及腺周淋巴结 | 第30-31页 |
3. 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 | 第31-32页 |
4. 肿瘤患者颌下腺慢性炎症分析 | 第32页 |
5. 颌下腺导管的肿瘤安全性分析 | 第32-33页 |
6. 颌下腺的肿瘤安全性分析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51页 |
附录一: 口底癌转移至颌下腺1例病理报告 | 第41-45页 |
附录二: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的颈部淋巴结分区 | 第45-46页 |
附录三: 头颈部肿瘤分期 | 第46-51页 |
综述 | 第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