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第9-15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第9-11页
        1.法官职业以专业素养和知识条件作为背景第9-10页
        2.法官由选举产生第10页
        3.法官是特殊、独立的职业阶层第10-11页
        4.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第11页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第11-15页
        1.列宁的司法思想理论第11-13页
        2.斯大林时期个人集权理论对苏联司法制度的破坏第13-15页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15-24页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第15-17页
        1.毛泽东理论指导下的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第15-16页
        2.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第16-17页
    (二)中国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历史实践第17-24页
        1.革命根据地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第17-19页
        2.共和国初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第19-21页
        3.文革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第21页
        4.改革开放之后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第21-24页
三、习近平关于新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思路第24-37页
    (一)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在问题第24-31页
        1.法学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求第24-26页
        2.司法队伍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第26-28页
        3.司法队伍管理制度不合理第28-29页
        4.司法队伍编制配置不合理第29-30页
        5.司法权运行机制存在行政化色彩第30-31页
    (二)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外在障碍第31-33页
        1.影响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历史因素第31-32页
        2.影响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地区差异第32-33页
    (三)习近平关于新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成果第33-37页
        1.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第33-34页
        2.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第34页
        3.推进法治队伍建设第34-35页
        4.尊重司法规律,服从法律第35-37页
四、新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构成要素与路径选择第37-45页
    (一)新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构成要素第37-39页
        1.法律专业素养第37-38页
        2.证据识别能力第38页
        3.纠纷解决技术第38页
        4.庭审驾驭技术第38-39页
    (二)新时期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第39-45页
        1.将法学教育与司法人员专业化要求相衔接第39-40页
        2.合理构建司法队伍选任制度第40-42页
        3.建立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模式,推行员额制第42-43页
        4.加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
下一篇:和谐理念视野下闹访治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