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页
    1.2.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4.1 创新之处第16页
        1.4.2 主要不足第16-17页
第2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比较分析第17-23页
    2.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的概念及分类第17-18页
        2.1.1 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概念第17页
        2.1.2 个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的分类第17-18页
    2.2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优缺点第18-20页
        2.2.1 家庭课税制的优点第18-19页
        2.2.2 家庭课税制的缺点第19-20页
    2.3 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优缺点第20-21页
        2.3.1 个人课税制的优点第20页
        2.3.2 个人课税制的缺点第20-21页
    2.4 分组课税制的优缺点第21-22页
        2.4.1 分组课税制的优点第21页
        2.4.2 分组课税制的缺点第21-22页
    2.5 三种纳税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比较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28页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现状第23-25页
        3.1.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3.1.2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特点第24-25页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3.2.1 个人制课税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第25-26页
        3.2.2 个人制课税有悖于税收现代化进程第26-28页
第4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国际比较第28-39页
    4.1 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第28-30页
        4.1.1 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演变过程第28-30页
        4.1.2 美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现状第30页
    4.2 法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第30-31页
        4.2.1 法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演变过程第30-31页
        4.2.2 法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现状第31页
    4.3 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第31-34页
        4.3.1 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演变过程第31-33页
        4.3.2 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现状第33-34页
    4.4 日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第34-35页
        4.4.1 日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演变过程第34-35页
        4.4.2 日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现状第35页
    4.5 韩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第35-37页
        4.5.1 韩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演变过程第35-36页
        4.5.2 韩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现状第36-37页
    4.6 印度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第37页
        4.6.1 印度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演变过程第37页
        4.6.2 印度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现状第37页
    4.7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改革的启示第37-39页
第5章 我国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可行性及其推进第39-47页
    5.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改革方向第39-40页
        5.1.1 个人制课税改为家庭制课税第39-40页
        5.1.2 降低"婚姻非中性"影响第40页
    5.2 我国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改革推进第40-47页
        5.2.1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应具备的制度条件第40-43页
        5.2.2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所需要的征管条件第43-45页
        5.2.3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应具备的社会条件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
下一篇:双重背景下扶贫安置区移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