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散射通信论文

基于OpenFlow的LR-PON架构及核心器件设计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软件定义光网络发展现状第15-16页
        1.2.2 城域网和接入网发展现状第16页
        1.2.3 可调谐光网络核心器件发展现状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论文内容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SDN和可调谐光器件的关键技术第19-28页
    2.1 SDN技术第19-24页
        2.1.1 发展背景第19-20页
        2.1.2 SDN架构第20-22页
        2.1.3 Openflow第22页
        2.1.4 基于流表的转发机制第22-24页
    2.2 网络核心节点关键器件第24-28页
        2.2.1 ROADM基本概念及特点第24-26页
        2.2.2 MEMS光开关基本概念及特点第26页
        2.2.3 AWG基本概念及特点第26-28页
第三章 基于SDN和可调谐AWG的城域接入网设计第28-37页
    3.1 城域接入网网络架构系统设计第28-30页
        3.1.1 网络模型第28-29页
        3.1.2 节点模型第29-30页
    3.2 SDN设计与工作流程第30-31页
    3.3 核心器件设计与工作原理第31-37页
        3.3.1 中心波长调谐原理第32-33页
        3.3.2 通带宽度调谐原理第33-37页
第四章 基于可调谐AWG和SDN的网络管控第37-58页
    4.1 网络模型实例第37-39页
    4.2 波长调谐实例第39-50页
        4.2.1 简单拓扑下路由选择实验第39-44页
        4.2.2 环加树网络模型下路由选择实验第44-47页
        4.2.3 波长资源利用率评价机制第47-50页
    4.3 带宽调谐实例第50-57页
    4.4 章末总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可调谐滤波器性能测试与评估第58-64页
    5.1 AWG中心波长调谐第58-60页
    5.2 AWG通带宽度调谐第60-62页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2-63页
    5.4 章末总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论文成果与创新第64-65页
    6.2 下一步工作第65-66页
        6.2.1 不足之处第65页
        6.2.2 未来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和成果第72-73页
附件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任务调度的机器人平台自主导航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纤无线融合的传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