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移动 P2P 网络体系结构 | 第9页 |
1.2.2 空间数据索引技术 | 第9-10页 |
1.2.3 缓存技术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论文课题来源和主要贡献 | 第11-12页 |
1.4.1 论文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1.4.2 论文主要贡献 | 第12页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移动 P2P 网络与预测方法 | 第13-28页 |
2.1 移动 P2P 网络 | 第13-23页 |
2.1.1 移动 Ad Hoc 网络 | 第13-14页 |
2.1.2 P2P 网络 | 第14-17页 |
2.1.3 移动 P2P 网络 | 第17-23页 |
2.2 预测方法 | 第23-27页 |
2.2.1 移动性模型 | 第23-25页 |
2.2.2 常见的预测方法 | 第25-26页 |
2.2.3 预测方法在移动 P2P 网络下的应用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空间数据缓存与查询 | 第28-42页 |
3.1 空间数据索引技术 | 第28-30页 |
3.2 缓存技术 | 第30-37页 |
3.2.1 缓存的概念 | 第30-31页 |
3.2.2 移动环境下的传统缓存 | 第31页 |
3.2.3 移动环境下的语义缓存 | 第31-32页 |
3.2.4 移动 P2P 下的合作缓存 | 第32-34页 |
3.2.5 经典的缓存替换策略 | 第34-35页 |
3.2.6 移动 P2P 下的缓存替换策略 | 第35-37页 |
3.3 数据查询 | 第37-41页 |
3.3.1 空间查询的概念 | 第38-39页 |
3.3.2 空间查询的处理 | 第39页 |
3.3.3 位置相关查询 | 第39-41页 |
3.3.4 位置相关查询的处理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移动 P2P 网络下基于预测的合作缓存优化机制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系统概述 | 第42-44页 |
4.2.1 框架描述 | 第42-44页 |
4.2.2 移动设备端缓存的存储结构 | 第44页 |
4.3 合作缓存优化机制 | 第44-47页 |
4.3.1 基于概率的代价模型 | 第44-46页 |
4.3.2 缓存替代算法 | 第46-47页 |
4.4 查询算法 | 第47-48页 |
4.4.1 范围查询算法 | 第47-48页 |
4.4.2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仿真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49-66页 |
5.1 仿真工具 NS2 | 第49-53页 |
5.1.1 NS2 概述 | 第49-50页 |
5.1.2 NS2 基本网络元素 | 第50-51页 |
5.1.3 NS2 的层次关系 | 第51-52页 |
5.1.4 NS2 仿真流程 | 第52-53页 |
5.2 算法在 NS2 中的实现 | 第53-61页 |
5.2.1 传输层的实现 | 第53-56页 |
5.2.2 网络层的实现 | 第56-57页 |
5.2.3 算法与 NS2 的连接 | 第57-58页 |
5.2.4 仿真拓扑的构建 | 第58-61页 |
5.3 仿真结果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61-65页 |
5.3.1 缓存大小对缓存命中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2 移动节点数对缓存命中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3 缓存大小对查询时延的影响 | 第63页 |
5.3.4 移动节点数对查询时延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5 结论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