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沧东凹陷枣园地区孔二段2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枣园地区勘探开发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枣园地区层序地层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枣园地区沉积相及储层研究现状第11页
        1.2.4 存在问题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3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24页
    2.1 区域构造特征第15-16页
    2.2 古气候概况第16-18页
    2.3 层序地层分析第18-24页
        2.3.1 层序地层划分第18-20页
        2.3.2 孔二上亚段(SQ3)层序特征第20-24页
第3章 物源体系分析第24-32页
    3.1 区域重力异常第24-25页
    3.2 矿物成分分析第25-29页
        3.2.1 轻矿物成分分析第25-27页
        3.2.2 岩屑成分分析第27-28页
        3.2.3 重矿物成分分析第28-29页
    3.3 地震相分析第29-30页
    3.4 砂体分散体系第30-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第32-53页
    4.1 沉积微相类型分析第32-37页
        4.1.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第32-35页
        4.1.2 远岸水下扇沉积相第35-36页
        4.1.3 淡水湖沉积相第36-37页
    4.2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第37-50页
        4.2.1 沉积微相横向变化特征第37-39页
        4.2.2 振幅属性分析第39页
        4.2.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第39-50页
    4.3 沉积相充填模式第50-53页
第5章 砂体分析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53-65页
    5.1 砂体分析第53-57页
        5.1.1 砂体平面展布第53-54页
        5.1.2 砂体联井对比第54-56页
        5.1.3 地震资料分析第56-57页
    5.2 储层特征分析第57-61页
        5.2.1 孔隙度及渗透率特征第57页
        5.2.2 孔隙度及渗透率分布特征第57-58页
        5.2.3 典型沉积微相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第58-61页
    5.3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61-65页
        5.3.1 构造圈闭及储集相带综合评价第61-62页
        5.3.2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62-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9-70页
个人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生命探测设备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便携式室内甲醛气体检测仪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