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位置服务与轨迹隐私保护的相关技术 | 第13-26页 |
2.1 LBS 概述 | 第13-15页 |
2.1.1 LBS 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2 LBS 的应用 | 第14-15页 |
2.1.3 LBS 中的安全问题 | 第15页 |
2.2 轨迹隐私保护概述 | 第15-17页 |
2.2.1 隐私与隐私保护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位置隐私与轨迹隐私的概念 | 第16-17页 |
2.3 轨迹隐私保护技术 | 第17-20页 |
2.3.1 基于假数据的轨迹隐私保护技术 | 第17-18页 |
2.3.2 基于泛化法的轨迹隐私保护技术 | 第18-19页 |
2.3.3 基于抑制法的轨迹隐私保护技术 | 第19-20页 |
2.4 轨迹隐私保护系统结构 | 第20-22页 |
2.4.1 独立式结构 | 第20-21页 |
2.4.2 中心服务器结构 | 第21-22页 |
2.4.3 分布式点对点结构 | 第22页 |
2.5 轨迹隐私度量 | 第22-25页 |
2.5.1 隐私保护方法评估及轨迹隐私度量的有关概念 | 第22-23页 |
2.5.2 轨迹隐私度量方法 | 第23-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贪心法的位置 K-匿名算法研究 | 第26-40页 |
3.1 K-匿名技术分析 | 第26-28页 |
3.1.1 数据库中的 K-匿名技术 | 第26-27页 |
3.1.2 位置服务中的 K-匿名技术 | 第27-28页 |
3.2 基于贪心法的位置 K-匿名算法 | 第28-35页 |
3.2.1 应用空间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3.2.2 贪心法 | 第30-33页 |
3.2.3 去除冗余 | 第33-35页 |
3.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5-38页 |
3.3.1 实验环境 | 第35页 |
3.3.2 网格化精度对 GLKA 算法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3.3.3 准确性比较 | 第36-37页 |
3.3.4 稳定性比较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适应隐私度需求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案研究 | 第40-58页 |
4.1 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4.2 系统架构 | 第41-42页 |
4.3 位置匿名服务器 | 第42-49页 |
4.3.1 假名机制 | 第42-43页 |
4.3.2 脚印机制 | 第43-44页 |
4.3.3 位置匿名机制 | 第44-46页 |
4.3.4 适应隐私度需求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案的总体流程及特点 | 第46-49页 |
4.4 性能分析与测试 | 第49-56页 |
4.4.1 仿真环境 | 第49-50页 |
4.4.2 理论分析 | 第50-52页 |
4.4.3 实验验证 | 第52-54页 |
4.4.4 应用示例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