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云南赵家沟滑坡启动机制与碎屑流运动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第11-12页
        1.1.1 研究意义第11页
        1.1.2 选题依据第11-12页
    1.2 国内外高速远程滑坡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内外高速滑坡实例研究第12-16页
        1.2.2 高速滑坡启动机理研究第16-17页
        1.2.3 高速滑坡机理研究方法第17页
        1.2.4 对于赵家沟滑坡的研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第20-29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0-21页
        2.1.1 地理位置第20页
        2.1.2 气象条件第20-21页
    2.2 地质环境条件第21-29页
        2.2.1 地形地貌第21-22页
        2.2.2 地层岩性第22-23页
        2.2.3 地质构造第23-24页
        2.2.4 地震第24-25页
        2.2.5 水文地质条件第25-27页
        2.2.6 人类工程活动第27-29页
第3章 赵家沟滑坡基本特征第29-56页
    3.1 滑坡发生过程及基本概况第29-32页
    3.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第32-35页
        3.2.1 滑体特征第33-34页
        3.2.2 滑带特征第34-35页
        3.2.3 滑床特征第35页
    3.3 滑坡边界特征第35-36页
    3.4 滑坡分区及其特征第36-47页
        3.4.1 滑源区第37-41页
        3.4.2 流滑区第41-46页
        3.4.3 滑覆区第46-47页
    3.5 岩土体物理力学基础实验第47-56页
        3.5.1 天然和饱和含水率测试第48-49页
        3.5.2 天然和饱和密度试验第49页
        3.5.3 筛分试验第49-51页
        3.5.4 中型剪切试验第51-54页
        3.5.5 渗透试验第54-56页
第4章 赵家沟滑坡失稳因素及启动机制分析第56-87页
    4.1 赵家沟滑坡启动速度计算第56-57页
    4.2 赵家沟滑坡诱发因素第57-59页
    4.3 赵家沟滑坡启动机制分析第59-87页
        4.3.1 滑带饱水软化效应及其实验分析第60-66页
        4.3.2 地下水诱发滑坡的有限元分析第66-81页
        4.3.3 滑坡启程阶段孔隙水压力效应分析第81-85页
        4.3.4 滑坡演化过程划分第85-87页
第5章 赵家沟滑坡碎屑流运动阶段划分及运动特征分析第87-101页
    5.1 碎屑流堆积特征第87-90页
    5.2 滑坡—碎屑流运动阶段划分及其特征第90-96页
        5.2.1 滑坡启动阶段第91-93页
        5.2.2 碎屑流化高速流滑阶段第93-94页
        5.2.3 碎屑流停滞阶段第94-96页
    5.3 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分析第96-100页
        5.3.1 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值第96页
        5.3.2 滑坡—碎屑流运动速度估算第96-99页
        5.3.3 赵家沟滑坡高速成因分析第99-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结论与展望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7-108页
个人简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粘度时变性浆材对松散地层加固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川东南綦江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