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1、吸烟已成为我国男性人群主要慢性疾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 第11页 |
| 2、我国吸烟者自主戒烟成功率低,亟需有效的戒烟干预措施帮助广大烟民戒烟 | 第11页 |
| 3、国内外心理干预和随访电话干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4、本戒烟门诊戒烟干预方法的特点 | 第13-14页 |
| 一、对象与方法 | 第14-22页 |
| 1.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第14页 |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第14页 |
| 2.数据采集 | 第14-15页 |
| 2.1 基线问卷 | 第14-15页 |
| 2.2 随访问卷 | 第15页 |
| 3.干预方法及分组情况 | 第15-19页 |
| 3.1 对照组 | 第15-16页 |
| 3.2 单纯心理干预组 | 第16页 |
| 3.3 心理加随访电话干预组 | 第16-19页 |
| 4.统计指标 | 第19-20页 |
| 4.1 自报戒烟率 | 第19页 |
| 4.2 新戒和复吸率 | 第19页 |
| 4.3 呼气一氧化碳 | 第19-20页 |
| 4.4 尼古丁依赖程度评分 | 第20页 |
| 5.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 5.1 ITT 分析 | 第20页 |
| 5.2 PP 分析 | 第20页 |
| 6.样本量计算 | 第20-21页 |
| 7.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 二、结果 | 第22-46页 |
| 1.人口学特征 | 第22-24页 |
| 1.1 总人口学特征 | 第22-23页 |
| 1.2 人口学特征三组间比较 | 第23-24页 |
| 2.烟草相关因素 | 第24-27页 |
| 3.戒烟率 | 第27-31页 |
| 3.1 戒烟率 ITT | 第27-29页 |
| 3.2 戒烟率 PP | 第29-31页 |
| 4.单因素分析 | 第31-39页 |
| 4.1 6 个月随访 7 天时点戒烟率 ITT | 第31-33页 |
| 4.2 6 个月随访 7 天时点戒烟率 PP | 第33-35页 |
| 4.3 6 个月随访 3 个月持续戒烟率 ITT | 第35-37页 |
| 4.4 6 个月随访 3 个月持续戒烟率 PP | 第37-39页 |
| 5.多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 5.1 6 个月随访 7 天时点戒烟率 ITT | 第39-40页 |
| 5.2 6 个月随访 7 天时点戒烟率 PP | 第40-41页 |
| 5.3 6 个月随访 3 个月持续戒烟率 ITT | 第41-42页 |
| 5.4 6 个月随访 3 个月持续戒烟率 PP | 第42-43页 |
| 6.新戒与复吸 | 第43-44页 |
| 7.失访情况 | 第44-46页 |
| 三、讨论 | 第46-51页 |
| 1.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及吸烟行为特征 | 第46页 |
| 2.戒烟效果评价 | 第46-48页 |
| 2.1 单纯心理干预 | 第47页 |
| 2.2 心理加随访电话干预 | 第47-48页 |
| 2.3 随访电话强化干预 | 第48页 |
| 3.戒烟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 4.新戒与复吸 | 第49页 |
| 5.局限性 | 第49-51页 |
| 四、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文献综述 | 第57-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件:调查问卷 | 第69-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