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自然条件第10页
        1.1.2 水稻种植现状第10页
        1.1.3 过度灌溉带来的影响第10页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现有主要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特点第13-15页
        1.3.1 现有主要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特点第13页
        1.3.2 现有主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关键措施第13-14页
        1.3.3 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比较第14-15页
    1.4 水稻生理生态节水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第15-16页
        1.4.1 水稻的生理节水第15页
        1.4.2 水稻的生态节水第15-16页
    1.5 黑龙江地区水稻生产及现有灌溉模式第16页
        1.5.1 黑龙江地区水稻生产现状第16页
        1.5.2 黑龙江地区水稻生产灌溉模式现状第16页
    1.6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分析第16-18页
        1.6.1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16-17页
        1.6.2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第17-18页
    1.7 红旗岭农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分析第18-19页
第二章 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试验设计第19-25页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第19-21页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第19页
        2.1.2 红旗岭农场水稻常规灌溉各时期用水量第19页
        2.1.3 红旗岭农场 2013 年降雨量蒸发量调查第19-21页
    2.2 试验方案第21-23页
        2.2.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设计第21-22页
        2.2.2 观测项目、时期与方法第22-23页
    2.3 农田管理及配套农艺要求第23-25页
第三章 试验调查与数据分析第25-31页
    3.1 不同处理对水稻群体和个体变化的影响第25-26页
    3.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分析第26-28页
    3.3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第28页
    3.4 不同处理用水量分析第28-29页
    3.5 各灌溉模式效益分析第29-31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31-33页
    4.1 讨论第31页
    4.2 结论第31-32页
    4.3 本研究不足及改进设想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37页
作者简历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谷子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下一篇:钾肥对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