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抚顺市煤田开采区地质灾害分区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研究成果第11-13页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地质环境背景第16-29页
    2.1 地形地貌概述第16-17页
        2.1.1 地理位置第16页
        2.1.2 气象和水文第16-17页
    2.2 地质环境背景第17-26页
        2.2.1 地形地貌第17页
        2.2.2 地层第17-19页
        2.2.3 地质构造第19页
        2.2.4 水文地质第19-24页
        2.2.5 地震特征第24-25页
        2.2.6 人类工程活动第25-26页
    2.3 煤田开采历史及采空区特征第26-29页
        2.3.1 煤田开采历史第26-27页
        2.3.2 煤田采矿区特征第27-29页
第三章 地质灾害现状、分布及成因研究第29-42页
    3.1 地质灾害现状第29-35页
        3.1.1 滑坡第29-30页
        3.1.2 地面沉陷第30页
        3.1.3 地面塌陷第30-32页
        3.1.4 地裂缝第32-35页
    3.2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第35-42页
        3.2.1 滑坡灾害成因第35-37页
        3.2.2 地面沉陷灾害成因第37-39页
        3.2.3 地面塌陷灾害成因第39-40页
        3.2.4 地裂缝灾害成因第40-42页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第42-58页
    4.1 评估基本思路第42页
    4.2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第42-45页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第45-55页
        4.3.1 滑坡危险性区划第45-47页
        4.3.2 地面沉陷危险性区划第47-48页
        4.3.3 地面塌陷危险性区划第48-50页
        4.3.4 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第50-51页
        4.3.5 综合危险性评价第51-55页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布特征第55-58页
        4.4.1 高度危险区(A)第55-56页
        4.4.2 中度危险区(B)第56页
        4.4.3 轻度危险区(C)第56页
        4.4.4 微度危险区(D)第56页
        4.4.5 基本无危险区(E)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表第63-69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国内外绿色公共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