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3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2 污泥的来源、分类和性质 | 第12-14页 |
1.2.1 污泥的来源 | 第12页 |
1.2.2 污泥的分类 | 第12-14页 |
1.2.3 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4页 |
1.3 污泥的处理、再利用和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淤泥的来源、分类和性质 | 第17-18页 |
1.4.1 淤泥的成因及类型 | 第17-18页 |
1.4.2 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8页 |
1.5 淤泥的处理、再利用和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1 国外淤泥脱水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2 国内淤泥脱水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5.3 淤泥烧制陶粒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9页 |
1.6 陶粒的特性和污泥陶粒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6.1 陶粒的特性 | 第20页 |
1.6.2 陶粒及陶砂的用途 | 第20-21页 |
1.6.3 污泥烧制陶粒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章 混合污泥脱水试验方案 | 第28-41页 |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28-3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8-30页 |
2.1.2 试验使用的调理剂 | 第30-31页 |
2.1.3 试验使用的其他材料 | 第31-33页 |
2.1.4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33-34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34-39页 |
2.2.1 调理剂调理作用下的污泥沉淀试验方案 | 第34页 |
2.2.2 不同调理剂调理下的污泥沉淀试验方案 | 第34-35页 |
2.2.3 淤泥的调理剂调理和机械脱水试验方案 | 第35-36页 |
2.2.4 不同污泥和淤泥配比的混合污泥的调理剂调理试验方案 | 第36页 |
2.2.5 混合污泥比阻试验和机械脱水试验方案 | 第36-37页 |
2.2.6 不同污泥和淤泥配比的混合污泥的机械脱水试验方案 | 第37-38页 |
2.2.7 混合污泥的不同机械脱水试验方案 | 第38页 |
2.2.8 混合污泥微波处理试验方案 | 第38-39页 |
2.2.9 风干试验方案 | 第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混合污泥脱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4页 |
3.1 脱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3.1.1 调理剂调理作用下的污泥沉淀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3.1.2 不同调理剂调理下的污泥沉淀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3.1.3 淤泥的调理剂调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3.1.4 不同污泥和淤泥配比的混合污泥的调理剂调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3.1.5 混合污泥比阻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3.1.6 混合污泥的不同机械脱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3.1.7 混合污泥微波处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3.1.8 风干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混合污泥烧制陶粒 | 第54-68页 |
4.1 混合污泥烧制陶粒的试验方案 | 第54-58页 |
4.1.1 混合污泥陶粒的烧制工艺 | 第54-55页 |
4.1.2 混合污泥烧制陶粒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55-56页 |
4.1.2.1 试验材料 | 第55-56页 |
4.1.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56页 |
4.1.3 混合污泥烧制陶粒试验方案 | 第56-57页 |
4.1.4 陶粒的检测 | 第57-58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4.3 污泥烧制陶粒的工程实际应用 | 第62-66页 |
4.3.1 陶粒生产线 | 第62-65页 |
4.3.2 陶粒产品结构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