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论文--煤的综合利用论文

低温烟气下褐煤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我国的褐煤资源现状第9-10页
        1.1.2 褐煤干燥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关于褐煤干燥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褐煤干燥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褐煤干燥脱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褐煤的干燥脱水技术第14-20页
        1.3.1 蒸发干燥技术第15-19页
        1.3.2 非蒸发干燥技术第19-20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实验台与测量系统介绍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台的系统流程设计第21-22页
    2.3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台的搭建第22-31页
        2.3.1 燃烧器及烟气发生炉第22-23页
        2.3.2 COMBDry干燥器第23-25页
        2.3.3 干燥热源的选取第25页
        2.3.4 供气系统第25-26页
        2.3.5 给料系统第26-27页
        2.3.6 除尘系统第27-30页
        2.3.7 冷却水循环换热系统第30-31页
        2.3.8 电路控制系统第31页
    2.4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台测量系统的介绍第31-35页
        2.4.1 温度、压力及烟气流量的测量第32-33页
        2.4.2 烟气取样枪的设计与安装第33-34页
        2.4.3 烟气分析仪(MRU)简介第34-35页
        2.4.4 实验数据的获取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台的调试第37-46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台的标定第37-40页
        3.2.1 冷态风量的标定第37-39页
        3.2.2 给煤量的标定第39-40页
    3.3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台的试运行第40-42页
    3.4 COMBDry干燥器的改进第42-43页
    3.5 引风机的改进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褐煤样品的制备第46-47页
    4.3 COMBDry干燥褐煤实验方案第47-49页
        4.3.1 确定低温烟气下最佳近似干燥温度的实验方案第47-48页
        4.3.2 烟煤比参数对低温烟气下褐煤干燥特性影响的实验方案第48页
        4.3.3 确定低温烟气下最佳近似干燥烟气流量的实验方案第48-49页
    4.4 实验步骤及数据的分析方法第49-50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50-56页
        4.5.1 低温烟气下最佳近似干燥温度的确定第50-52页
        4.5.2 烟煤比参数对低温烟气下褐煤干燥特性的影响第52-53页
        4.5.3 低温烟气下最佳近似干燥烟气流量的确定第53-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喷嘴结构对旋风气化炉内气固两相流场分布的影响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内多组分颗粒流化特性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