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2 土地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 第21-29页 |
2.1 土地价格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1.1 地价理论 | 第21-22页 |
2.1.2 区位理论 | 第22-23页 |
2.2 地价的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2.2.1 一般因素 | 第23-25页 |
2.2.2 区域因素 | 第25页 |
2.2.3 个别因素 | 第25-26页 |
2.3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 | 第26-27页 |
2.3.1 同心圆理论 | 第26页 |
2.3.2 扇形地带理论 | 第26-27页 |
2.3.3 多中心理论 | 第27页 |
2.3.4 城市空间理论小结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9-37页 |
3.1 经验研究方法的比较 | 第29-30页 |
3.1.1 平均价格法 | 第29页 |
3.1.2 特征价格模型 | 第29页 |
3.1.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第29-30页 |
3.1.4 经验研究方法小结 | 第30页 |
3.2 地价的空间不平稳性 | 第30-31页 |
3.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第31-32页 |
3.3.1 空间的全域性分析与局域性分析 | 第31页 |
3.3.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特点 | 第31页 |
3.3.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地价研究的适用性 | 第31-32页 |
3.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 第32-35页 |
3.4.1 GWR模型的总式 | 第32-33页 |
3.4.2 空间权重函数形式 | 第33-34页 |
3.4.3 带宽的函数形式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模型样本与变量的确定 | 第37-47页 |
4.1 模型样本的选择 | 第37-39页 |
4.1.1 样本点的获取途径与初步筛选原则 | 第37页 |
4.1.2 样本点选择的时间范围 | 第37-38页 |
4.1.3 样本点选择的空间原则 | 第38-39页 |
4.2 模型自变量的确定 | 第39-45页 |
4.2.1 区域因素的筛选与量化 | 第40-43页 |
4.2.2 个别因素的筛选与量化 | 第43-44页 |
4.2.3 自变量选取小结 | 第44-45页 |
4.3 因变量的预处理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定量分析 | 第47-67页 |
5.1 GWR模型的构建与计算 | 第47-51页 |
5.1.1 GWR模型的总式 | 第47页 |
5.1.2 GWR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47-49页 |
5.1.3 GWR模型的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49-51页 |
5.2 各商圈影响范围的数理分析 | 第51-58页 |
5.2.1 解放碑商圈对地价影响的数理分析 | 第52-55页 |
5.2.2 观音桥商圈对地价影响的数理分析 | 第55-56页 |
5.2.3 南坪商圈对地价影响的数理分析 | 第56-58页 |
5.3 轨道交通3号线对住宅地价影响的空间性的数理分析 | 第58-65页 |
5.3.1 江北、渝中、南岸地区的数理分析 | 第60-61页 |
5.3.2 巴南地区的数理分析 | 第61-62页 |
5.3.3 渝北地区的数理分析 | 第62-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6.2 结论的建议 | 第68-69页 |
6.3 不足之处 | 第69页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