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源起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的源起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1.3.1 国内外工厂照明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2 国内外人工光环境下的视觉疲劳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2-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2 工厂光环境设计研究 | 第24-44页 |
2.1 工厂照明设计 | 第24-30页 |
2.1.1 照明数量设计 | 第24-26页 |
2.1.2 照明质量要求 | 第26-30页 |
2.2 LED在工厂照明的运用 | 第30-33页 |
2.2.1 LED发展状况 | 第30-31页 |
2.2.2 LED技术特点分析 | 第31-33页 |
2.3 工厂照明现状调研 | 第33-37页 |
2.3.1 工厂照明现状 | 第33-34页 |
2.3.2 工厂内部光环境调研分析 | 第34-37页 |
2.4 工人视觉疲劳调研分析 | 第37-41页 |
2.4.1 视觉疲劳定义 | 第37-38页 |
2.4.2 工人视疲劳分析 | 第38-39页 |
2.4.3 视觉疲劳调研数据分析 | 第39-41页 |
2.5 小结 | 第41-44页 |
3 工厂实验场景设计及恒定光环境实验 | 第44-66页 |
3.1 实验场景设计 | 第44-51页 |
3.1.1 实验模型的创建 | 第44-45页 |
3.1.2 模拟结果数值分析 | 第45-47页 |
3.1.3 实体实验场景搭建 | 第47-50页 |
3.1.4 实验前期的医学检测 | 第50-51页 |
3.2 工厂恒定光环境实验概述 | 第51-54页 |
3.2.1 实验条件 | 第51页 |
3.2.2 实验对象 | 第51-52页 |
3.2.3 实验流程 | 第52-54页 |
3.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4-64页 |
3.3.1 远视力测定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3.3.2 Karolinska困倦量表检测 | 第56-57页 |
3.3.3 明视持久度分析 | 第57-61页 |
3.3.4 情绪主观量表检测 | 第61-63页 |
3.3.5 绩效分析 | 第63-64页 |
3.4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64-66页 |
4 偏好动态调光实验研究 | 第66-84页 |
4.1 偏好光国内外研究分析 | 第66-68页 |
4.1.1 国外偏好动态调光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4.1.2 国内工厂偏好动态调光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4.2 工厂偏好动态调光实验 | 第68-70页 |
4.2.1 偏好动态调光实验概述 | 第68-69页 |
4.2.2 实验对象及流程 | 第69-70页 |
4.3 工人主、客观指标分析 | 第70-75页 |
4.3.1 远视力平均变化量分析 | 第71-72页 |
4.3.2 Karolinska量表与BPOMS量表分析 | 第72-73页 |
4.3.3 明视持久度分析 | 第73-74页 |
4.3.4 绩效分析 | 第74-75页 |
4.4 偏好动态光环境与恒定光环境对比分析 | 第75-82页 |
4.4.1 情绪、困倦值在不同光环境下的配对样本检验 | 第75-78页 |
4.4.2 不同光环境下视疲劳增量指标方差分析 | 第78-81页 |
4.4.3 不同光环境下绩效对比分析 | 第81-82页 |
4.5 讨论与分析 | 第82-84页 |
5 偏好动态调光光环境数据分析 | 第84-106页 |
5.1 光环境偏好照度分析研究 | 第84-90页 |
5.1.1 偏好照度的正态性分析 | 第84-85页 |
5.1.2 偏好照度值的聚类分析 | 第85-88页 |
5.1.3 调光时序与照度偏好分析研究 | 第88-90页 |
5.2 偏好照度相关性分析 | 第90-94页 |
5.2.1 主观偏好调光与视疲劳增量相关分析 | 第91-92页 |
5.2.2 偏好照度增量分析 | 第92-93页 |
5.2.3 偏好动态调光时间段差异分析 | 第93-94页 |
5.3 男女偏好人工光光环境差异性分析 | 第94-102页 |
5.3.1 男女偏好照度初始值差异分析 | 第95-97页 |
5.3.2 男女在偏好光调节过程中调光均值分析 | 第97-100页 |
5.3.3 男女偏好照度增量差异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5.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102-10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6.1 总结 | 第106-108页 |
6.1.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06-108页 |
6.1.2 论文不足 | 第108页 |
6.2 展望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附录 | 第118页 |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