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位置信息服务 | 第14-24页 |
2.1 大数据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2.1.1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 | 第14页 |
2.1.2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 第14-15页 |
2.2 位置信息服务 | 第15-18页 |
2.2.1 位置服务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移动定位 | 第16-18页 |
2.3 位置信息服务体系结构及应用 | 第18-21页 |
2.3.1 位置服务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2.3.2 位置服务应用 | 第20-21页 |
2.4 位置服务的安全机制 | 第21-22页 |
2.4.1 网络安全 | 第21页 |
2.4.2 隐私保护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相关问题 | 第24-36页 |
3.1 位置服务隐私概念 | 第24-26页 |
3.1.1 隐私信息 | 第24页 |
3.1.2 位置服务的隐私 | 第24-26页 |
3.2 位置隐私泄露 | 第26-31页 |
3.2.1 LBS系统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 第26-27页 |
3.2.2 位置服务的泄露途径 | 第27-28页 |
3.2.3 位置服务的攻击形式 | 第28-31页 |
3.3 隐私保护的对象 | 第31-32页 |
3.3.1 单点位置隐私 | 第31页 |
3.3.2 轨迹隐私 | 第31-32页 |
3.3.3 查询隐私 | 第32页 |
3.4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系统架构 | 第32-34页 |
3.4.1 独立架构 | 第32页 |
3.4.2 中心服务器架构 | 第32-33页 |
3.4.3 对等协作架构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 第36-46页 |
4.1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概览 | 第36-40页 |
4.1.1 虚拟名称技术 | 第36-37页 |
4.1.2 虚拟位置技术 | 第37-39页 |
4.1.3 匿名空间技术 | 第39-40页 |
4.1.4 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的比较 | 第40页 |
4.2 隐私保护模型 | 第40-41页 |
4.3 最优匿名区域查找(OARS)算法 | 第41-45页 |
4.3.1 相关概念 | 第41-42页 |
4.3.2 算法过程 | 第42-44页 |
4.3.3 OARS算法的描述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5.1 实验环境设置 | 第46页 |
5.2 评价标准 | 第46页 |
5.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