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视问政与责任型政府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社会问政渠道简析 | 第15-17页 |
一、现代问政渠道 | 第15-16页 |
二、电台、纸质问政渠道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电视问政的概念简析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责任型政府的概念简析 | 第18-20页 |
一、责任型政府的理论内涵 | 第18-20页 |
二、责任型政府的实践意义 | 第20页 |
第四节 电视问政与责任型政府的联系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电视问政的发展现状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电视问政的积极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电视问政的实践经验 | 第24-25页 |
一、武汉电视问政影响大 | 第24页 |
二、温州电视问政亮点突出 | 第24-25页 |
三、南宁电视问政势不可挡 | 第25页 |
第三节 电视问政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电视问政难以深入政治层面,“只动皮毛不伤筋骨” | 第25-26页 |
二、电视问政变味成为官员的秀场 | 第26页 |
三、电视问政难以常态化 | 第26-27页 |
四、电视问政缺乏后续监督机制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电视问政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一、电视问政天然存在公共性缺失 | 第28页 |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传统管制型行政观念亟待转变 | 第28-29页 |
三、电视问政多依赖当第一把手意志,难以实现常态化 | 第29-30页 |
四、电视问政制度不完善,问责机制缺失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责任型政府理念下电视问政的完善措施 | 第31-36页 |
第一节 构建体制内监督力量的互动与均衡机制,拓展体制外监督渠道多元化 | 第31-32页 |
一、整合人大专题询问,实现党内监督行为的有机统一 | 第31页 |
二、加强与社会各种监督渠道力量的沟通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官员的思想作风,树立责任意识 | 第32-34页 |
一、深刻领会“马上就办”精神,从思想层面树立主动意识 | 第32-33页 |
二、完善百姓问责和监督机制,坚持透明化原则,实现民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摆脱个人领导权威的依赖,依靠公众力量实现常态化 | 第34-35页 |
一、政府减少介入,节目归还百姓 | 第34页 |
二、尊重百姓心意,电视媒体独立运作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建立跟踪问责机制,促成监督的落实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