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产权、产权交易市场相关理论回顾 | 第15-26页 |
·产权的概念和功能 | 第15-17页 |
·产权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产权的功能 | 第16-17页 |
·产权交易的基本内容 | 第17-20页 |
·产权交易的含义 | 第17页 |
·企业产权交易 | 第17-18页 |
·产权交易的主体 | 第18页 |
·产权交易的客体 | 第18-19页 |
·产权交易的方式 | 第19-20页 |
·产权交易市场的基本内容 | 第20-22页 |
·产权交易市场概念 | 第20页 |
·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 | 第20-22页 |
·国内外产权理论回顾 | 第22-26页 |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国内产权交易市场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意义 | 第26-34页 |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26-29页 |
·产权市场起步阶段(1988—1992 年) | 第26-27页 |
·产权市场扩张阶段(1992—1998 年) | 第27页 |
·产权市场调整阶段(1998—1999 年) | 第27-28页 |
·产权市场恢复发展阶段(1999—2003 年) | 第28页 |
·产权市场新的探索阶段(2003 年至今) | 第28-29页 |
·发展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现实意义 | 第29-34页 |
·推动国企改革,实现产权的有序流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第29-30页 |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第30-31页 |
·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 | 第31-32页 |
·完善我国风险资本投资的退出渠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基本格局和交易现状 | 第34-42页 |
·产权市场目前的基本格局 | 第34-37页 |
·国家级产权交易市场 | 第34-36页 |
·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 第36页 |
·各省级产权市场 | 第36-37页 |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现状 | 第37-42页 |
·产权交易量逐年增长 | 第37页 |
·产权交易集中度 | 第37-39页 |
·跨区产权交易情况 | 第39页 |
·产权交易标的属性 | 第39-40页 |
·产权交易方式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 | 第42-46页 |
·我国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市场功能定位开始落伍 | 第42-43页 |
·交易机构组织形式不合理 | 第43页 |
·交易方式不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形势 | 第43-44页 |
·交易品种存在结构缺陷 | 第44页 |
·机构数量过多、市场分割严重以及缺乏统一监管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规划 | 第46-60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权市场的互动关系 | 第46-50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规划 | 第46-48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 第48-49页 |
·区域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 第49-50页 |
·中西部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50-53页 |
·中西部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 第50-51页 |
·中西部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51-53页 |
·我国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规划 | 第53-56页 |
·最近时期我国区域产权交易市场规划情况 | 第54页 |
·我国区域产权交易市场规划分析与建议 | 第54-56页 |
·我国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重新定位 | 第56-60页 |
·市场内涵需要扩大 | 第56-57页 |
·交易机构组织形式更市场化 | 第57-58页 |
·改变以协议转让为主的交易方式 | 第58页 |
·扩大价值型品种交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