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绿叶菜类论文--其他论文

氮素水平对苦苣生长的影响及氮素优化模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0-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苦苣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1.1 苦苣概述第12页
        1.1.2 苦苣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 供氮对作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供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的影响第13-14页
        1.2.2 供氮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供氮对作物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15页
        1.2.4 供氮对作物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第15-16页
    1.3 供氮对作物干物质与氮素积累的影响及模拟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1 温室作物生长模拟研究进展第16页
        1.3.2 氮素对作物干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的影响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路线图第18-19页
第二章 氮素水平对苦苣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9-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2.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9-20页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0-21页
            2.1.2.1 形态指标的测定第20页
            2.1.2.2 鲜重和干物质重的测定第20-21页
            2.1.2.3 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测定第21页
            2.1.2.4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1页
            2.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6页
        2.2.1 氮素水平对苦苣植株叶片数、叶面积和叶蔟半径的影响第21-22页
        2.2.2 氮素水平对苦苣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的影响第22-23页
        2.2.3 氮素水平对苦苣地上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3-24页
        2.2.4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第24页
        2.2.5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第24-26页
        2.2.6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26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26-29页
第三章 氮素水平对苦苣氮素积累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29-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9页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9-30页
            3.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第29-30页
            3.1.2.2 植株全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0页
            3.1.2.3 数据统计方法第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3.2.1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第30-32页
        3.2.2 供氮水平对苦苣叶片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的影响第32页
        3.2.3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第32页
        3.2.4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3.2.5 氮素水平对苦苣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2.6 氮素水平对苦苣植株粗蛋白及蛋白总量的影响第34页
        3.2.7 氮素水平对苦苣采收期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3.2.8 苦苣不同生长时期蛋白总量与氮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第35-37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37-39页
第四章 供氮水平对苦苣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第39-4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4.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39页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9-41页
            4.1.2.1 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4.1.2.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40页
            4.1.2.3 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第40-4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4.2.1 供氮水平对苦苣叶片H2O2、MDA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第41-42页
        4.2.2 供氮水平对苦苣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4.2.3 供氮水平对苦苣叶片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第43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43-46页
第五章 不同供氮水平对苦苣干物质与氮素积累动态的影响第46-5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5.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46页
            5.1.1.1 供试材料第46页
            5.1.1.2 试验设计第46页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6-47页
            5.1.2.1 植株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测定第46-47页
        5.1.3 苦苣干物质与氮素积累的模型构建方法第47页
        5.1.4 环境数据的获取第47页
        5.1.5 数据统计分析第47-4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5.2.1 供氮水平对苦苣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与动态模拟第48-49页
        5.2.2 供氮水平对苦苣地上部氮素积累的影响与动态模拟第49-50页
        5.2.3 供氮水平对苦苣产量的影响第50-51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导师评阅表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PSIR模型的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下一篇:DNA甲基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