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符号说明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通络汤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 第10-1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12页 |
2.1 热板镇痛试验 | 第10-11页 |
2.2 冰醋酸扭体法测定小鼠痛阈 | 第11页 |
2.3 阿片受体阻断热板试 | 第11页 |
2.4 二甲苯耳肿胀试验 | 第11-12页 |
2.5 去肾上腺二甲苯耳肿胀试验 | 第12页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1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2-16页 |
3.1 通络汤对小鼠热板致痛的镇痛作用 | 第12-13页 |
3.2 通络汤对小鼠冰醋酸致痛的镇痛作用 | 第13-14页 |
3.3 通络汤对纳诺酮阻断后小鼠热板致痛的镇痛作用 | 第14-15页 |
3.4 通络汤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的作用 | 第15页 |
3.5 通络汤对摘除肾上腺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的作用 | 第15-16页 |
4. 讨论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影响 | 第18-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1.1 实验药物及试剂 | 第18页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19页 |
2.2 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建立 | 第19页 |
2.3 足底热痛法测大鼠痛阈变化 | 第19-20页 |
2.4 玻片法测大鼠凝血时间变化 | 第20页 |
2.5 血流变仪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 第20页 |
2.6 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PLA2、PGE2、NO、NOS含量 | 第20-21页 |
2.7 大鼠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第21页 |
2.8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1-22页 |
2.9 数据统计处理 | 第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31页 |
3.1 通络汤对腰突症模型大鼠痛阈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 通络汤对腰突症模型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通络汤对腰突症模型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 | 第24-25页 |
3.4 通络汤对腰突症大鼠血清中TNF-α、PLA2、GE2的影响 | 第25-26页 |
3.5 通络汤对腰突症大鼠血清中NO、NOS的影响 | 第26-27页 |
3.6 通络汤对腰突症大鼠脾脏、胸腺重量及其指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3.7 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神经根形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3.8 通络汤对腰突症大鼠神经根病理变化影响(免疫组化染色)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5页 |
第三部分 总结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 第40-61页 |
1. 传统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 第40-50页 |
1.1 病名溯源 | 第40-41页 |
1.2 病因病机 | 第41-43页 |
1.3 辩证分型 | 第43-46页 |
1.4 辩证与影像学检查 | 第46-47页 |
1.5 中医治疗 | 第47-50页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 第50-55页 |
2.1 病因 | 第51-52页 |
2.2 疼痛产生机制 | 第52-54页 |
2.3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第54-55页 |
3.总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