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2.1 道路设计标准及规范体系对比研究 | 第9-10页 |
| 1.2.2 道路几何设计指标研究 | 第10-13页 |
| 1.2.3 基于驾驶模拟的几何设计指标评价 | 第13-14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各国道路工程设计标准体系 | 第18-27页 |
| 2.1 我国道路工程设计标准体系 | 第18-21页 |
| 2.1.1 法律法规 | 第18页 |
| 2.1.2 道路工程行业标准 | 第18-20页 |
| 2.1.3 道路工程行业地方标准 | 第20-21页 |
| 2.2 美国道路工程设计标准体系 | 第21-23页 |
| 2.2.1 国会法案与联邦行政法规 | 第21-22页 |
| 2.2.2 道路工程行业技术标准 | 第22-23页 |
| 2.2.3 各州地方标准 | 第23页 |
| 2.3 日本道路工程设计标准体系 | 第23-25页 |
| 2.3.1 法律 | 第23-24页 |
| 2.3.2 政令、省令和告示 | 第24页 |
| 2.3.3 标准、解说及指南 | 第24-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各国几何设计规范体系与参数体系 | 第27-32页 |
| 3.1 几何设计规范体系 | 第27-28页 |
| 3.2 几何设计参数体系 | 第28-3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各国道路几何设计指标对比研究 | 第32-88页 |
| 4.1 平面线形设计 | 第32-57页 |
| 4.1.1 直线长度 | 第32-34页 |
| 4.1.2 圆曲线半径 | 第34-40页 |
| 4.1.3 平曲线超高 | 第40-51页 |
| 4.1.4 缓和曲线 | 第51-57页 |
| 4.2 纵断面线形设计 | 第57-71页 |
| 4.2.1 纵坡度 | 第57-61页 |
| 4.2.2 纵坡坡长 | 第61-65页 |
| 4.2.3 竖曲线 | 第65-71页 |
| 4.3 横断面设计 | 第71-78页 |
| 4.3.1 车道宽度 | 第71-73页 |
| 4.3.2 平曲线加宽 | 第73-78页 |
| 4.4 各国指标设计比较与总结 | 第78-86页 |
| 4.4.1 直线 | 第78-79页 |
| 4.4.2 圆曲线半径与超高 | 第79-80页 |
| 4.4.3 超高的省略 | 第80页 |
| 4.4.4 超高的过渡 | 第80-81页 |
| 4.4.5 缓和曲线 | 第81-82页 |
| 4.4.6 纵断面 | 第82-85页 |
| 4.4.7 车道宽度 | 第85页 |
| 4.4.8 平曲线加宽 | 第85-8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五章 基于驾驶模拟的几何设计指标评价 | 第88-98页 |
| 5.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88页 |
| 5.2 基于驾驶模拟的仿真实验 | 第88-96页 |
| 5.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88-89页 |
| 5.2.2 UC-win/Road和Forum8驾驶模拟器简介 | 第89-90页 |
| 5.2.3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90-95页 |
| 5.2.4 仿真数据分析 | 第95-9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 6.1 总结 | 第98-99页 |
| 6.2 展望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