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开发与优化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血液分析技术简介 | 第9-11页 |
1.2.1 血液分析技术概述 | 第9页 |
1.2.2 血液分析技术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3 血液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概述 | 第11-15页 |
1.3.1 血液分析对象 | 第11-13页 |
1.3.2 血液分析三分类与五分类的区别 | 第13-14页 |
1.3.3 分析仪半自动与全自动的区别 | 第14-15页 |
1.4 嵌入式技术在血液分析仪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4.1 嵌入式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1.4.2 嵌入式技术在血液分析仪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第18-35页 |
2.1 系统功能需求与设计难点 | 第18-21页 |
2.1.1 分析仪检测参数 | 第18-19页 |
2.1.2 分析仪功能需求 | 第19-20页 |
2.1.3 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难点 | 第20-21页 |
2.2 血液分析仪关键技术 | 第21-26页 |
2.2.1 红细胞和血小板分析技术 | 第21-22页 |
2.2.2 血红蛋白分析技术 | 第22-23页 |
2.2.3 白细胞分析技术 | 第23-25页 |
2.2.4 其他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2.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34页 |
2.3.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6-29页 |
2.3.2 硬件平台设计 | 第29-32页 |
2.3.3 软件平台设计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控制软件设计实现与优化 | 第35-50页 |
3.1 控制机数据采样方案 | 第35-37页 |
3.1.1 输入信号的数据转换与类型分析 | 第35-36页 |
3.1.2 输入信号的控制操作与数据采集过程 | 第36-37页 |
3.2 计数测量流程控制 | 第37-42页 |
3.2.1 检测系统概述 | 第37-38页 |
3.2.2 外部ADC采样模块 | 第38-39页 |
3.2.3 McBSP同步串行接口 | 第39-41页 |
3.2.4 细胞检测数据保存处理 | 第41-42页 |
3.3 控制机SPI通信 | 第42-46页 |
3.4 测量控制过程优化 | 第46-49页 |
3.4.1 步进电机运动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3.4.2 原有步进电机参数管理方案 | 第47-48页 |
3.4.3 步进电机优化方案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管理软件设计实现与优化 | 第50-68页 |
4.1 管理机数据分析与管理方案 | 第50-52页 |
4.1.1 管理机的数据转换与类型分析 | 第50-51页 |
4.1.2 管理机的数据分析与架构 | 第51-52页 |
4.2 管理机数据分析处理与输出管理 | 第52-57页 |
4.2.1 数据分析与管理概述 | 第52-53页 |
4.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3-55页 |
4.2.3 SQLite数据库管理 | 第55-56页 |
4.2.4 数据的人机交互 | 第56页 |
4.2.5 报表打印 | 第56-57页 |
4.3 系统维护与参数管理 | 第57-61页 |
4.3.1 系统维护单元 | 第57-58页 |
4.3.2 系统参数设置 | 第58-59页 |
4.3.3 定标修正因子 | 第59-61页 |
4.4 质控软件优化 | 第61-67页 |
4.4.1 常见质控方法与应用 | 第61-63页 |
4.4.2 质控管理软件优化设计 | 第63-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高级通信与管理接口设计与实现 | 第68-79页 |
5.1 自动进样系统接口设计 | 第68-72页 |
5.1.1 自动进样系统概述 | 第68-69页 |
5.1.2 自动进样系统工作过程 | 第69-71页 |
5.1.3 自动进样系统接口实现 | 第71-72页 |
5.2 联机软件接口设计 | 第72-78页 |
5.2.1 联机软件概述 | 第72-73页 |
5.2.2 联机软件的软件平台 | 第73-74页 |
5.2.3 联机软件接口实现 | 第74-78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79-85页 |
6.1 软件测试 | 第80-81页 |
6.2 系统集成运行与性能分析 | 第81-84页 |
6.3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5页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