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血管舒缩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0页 |
一、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第11-12页 |
二、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第12-13页 |
(一) 偏头痛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偏头痛的病理机制及其相关假说 | 第13页 |
三、偏头痛的治疗概况 | 第13-18页 |
(一) 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 第13-14页 |
(二) 预防性的药物治疗 | 第14-16页 |
(三) 针灸治疗概况 | 第16-18页 |
四、小结与展望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3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20-22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三)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四) 针具 | 第21-22页 |
(五)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六) 安全性评价指标 | 第22页 |
二 诊疗标准 | 第22-24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二)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四)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 | 第23-24页 |
(五)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4页 |
三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一) 两组受试者一般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二) 剔除、脱落病例统计 | 第25-29页 |
(四) 安全性评价 | 第29页 |
四、讨论 | 第29-33页 |
(一) 为什么两组均有临床疗效 | 第30-31页 |
(二) 血管舒缩区的特异性效应 | 第31-32页 |
(三) 存在问题 | 第32页 |
(四) 设想与展望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