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水土流失治理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2 鼠道暗管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3 土壤水分预测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4 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试区概况及供试品种 | 第20页 |
2.1.1 试区概况 | 第20页 |
2.1.2 供试作物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1-24页 |
3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变化特征 | 第24-37页 |
3.1 土壤水分特征 | 第24-27页 |
3.1.1 表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 | 第24-26页 |
3.1.2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3.2. 土壤孔隙度和容重 | 第27-29页 |
3.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29-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连续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壤侵蚀控制与土壤改良作用 | 第37-43页 |
4.1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 第37页 |
4.2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38-40页 |
4.4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 第40-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不同措施处理的耕层土壤水分的模拟研究 | 第43-52页 |
5.1 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 第43-45页 |
5.2 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 | 第45-46页 |
5.3 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6-50页 |
5.3.1 AR拟合和预测 | 第46-48页 |
5.3.2 GM(1,1)-AR拟合和预测 | 第48-50页 |
5.4 模型评价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