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30页 |
1 急性心肌梗死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危险因素 | 第12-14页 |
·病理生理 | 第14-15页 |
·再灌注治疗 | 第15-21页 |
·NSTEMI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中医病名 | 第21-22页 |
·病因病机 | 第22-23页 |
·中医治疗 | 第23-26页 |
3. 临床路径的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临床路径的概念 | 第26-27页 |
·临床路径的产生与发展 | 第27页 |
·临床路径的作用 | 第27-28页 |
·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 第28页 |
·中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0-49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30-34页 |
1 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 第30-32页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诊断标准 | 第30-31页 |
·纳入标准 | 第31页 |
·排除标准 | 第31页 |
·分组 | 第31页 |
·资料收集及评价内容 | 第31-32页 |
2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数据管理 | 第32页 |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3 技术路线(图1)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4-44页 |
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34-39页 |
·病例收集情况 | 第34页 |
·一般临床特点 | 第34-35页 |
·住院费用类型、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情况 | 第35页 |
·中医证型分布 | 第35-36页 |
·中医治法分布 | 第36页 |
·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 | 第36-37页 |
·中成药使用情况 | 第37-38页 |
·中药汤剂使用情况 | 第38页 |
·西药使用情况 | 第38-39页 |
2 不同治疗组临床特点比较 | 第39-40页 |
·保守组、溶栓组和急p组临床特点比较 | 第39-40页 |
·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临床特点比较 | 第40页 |
·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临床特点比较 | 第40页 |
·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临床特点比较 | 第40页 |
3 不同治疗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第40-42页 |
·保守组、溶栓组和急p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第40-41页 |
·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第41页 |
·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第41页 |
·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第41-42页 |
4 不同治疗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第42-44页 |
·保守组、溶栓组和急p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第42页 |
·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第42页 |
·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第42页 |
·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第44-49页 |
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 第44-46页 |
·AMI治疗方式 | 第44页 |
·AMI中医证型分布 | 第44页 |
·AMI中药使用情况 | 第44页 |
·AMI西药使用情况 | 第44页 |
·不同治疗组临床特点比较 | 第44-45页 |
·保守治疗、溶栓治疗和急诊PCI治疗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45页 |
·清热法和非清热法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45-46页 |
2 总结讨论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