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肾、膀胱系病证论文--不育(男子)论文

中药辨证治疗肾虚型弱精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23页
 一、中医对弱精症的认识第12页
 二、弱精症的现代医学研究第12-13页
  (一) 精子、精液的产生第12页
  (二) 少、弱精症的定义及临床意义第12-13页
   1. 少、弱精症的定义及分级第12-13页
   2. 少、弱精症的临床意义第13页
 三、中医病因病机第13-14页
 四、中医治疗第14-16页
  (一) 辨证治疗第14-15页
  (二) 中医外治第15-16页
 五、西医病因病机第16-19页
  (一) 现代医学病因第16-18页
   1. 遗传因素第16-17页
   2. 泌尿生殖道感染第17页
   3. 内分泌第17页
   4. 精索静脉曲张(VC)第17页
   5. 泌尿系生殖器官异常第17页
   6. 抗精子抗体第17-18页
   7. 微量元素缺乏第18页
   8. 其他第18页
  (二) 病因诊断学研究第18-19页
   1. NO、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第18-19页
   2.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和膜流动性第19页
   3. 微量元素异常第19页
 六、西医治疗第19-21页
  (一) 药物治疗第20-21页
   1. 内分泌治疗第20页
   2. 非内分泌治疗第20-21页
  (二) 非药物治疗第21页
   1. 手术治疗第21页
   2. 辅助生育技术第21页
   3. 基因治疗第21页
 七、小结第21-2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3-36页
 一、研究对象第23-24页
  (一) 病例来源第23页
  (二) 诊断标准第23-24页
   1. 西医诊断标准第23页
   2. 中医辨证分型第23页
   3. 纳入标准第23页
   4. 排除标准第23-24页
 二、研究方法第24-27页
  (一) 病人选择第24页
  (二) 辨证分型及基础方第24页
  (三) 疗程第24页
  (四) 观察指标第24-25页
   1. 人口学资料第24页
   2. 中医辨证分型第24页
   3. 疗效指标第24-25页
   4. 精液检测方法第25页
  (五) 数据统计分析第25页
  (六) 技术路线第25-27页
 三、结果分析第27-32页
  (一) 病例分布第27页
  (二) 病例年龄及不育时间第27-28页
   1. 患者年龄第27-28页
   2. 不育时间第28页
  (三) 临床症状第28-29页
  (四) 治疗前后个各证型疗效第29-32页
   1. 年龄段与疗效关系第29-30页
   2. 不育时间长短与疗效关系第30页
   3. 各证型组治疗前后精液指标改变第30-31页
   4. 各证型组精液指标提高百分率第31页
   5. 各证型组治疗后疗效第31-32页
 四、结论第32-33页
 五、讨论第33-36页
结语第36-37页
 一、主要创新点概括第36页
 二、本研究不足之处第36页
 三、展望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辨证与肾组织病理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薄氏腹针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