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前言 | 第10-25页 |
1 犬皮肤病的分类 | 第10-18页 |
1.1 细菌性皮肤病 | 第10页 |
1.2 皮肤真菌病 | 第10-11页 |
1.3 寄生虫性皮肤病 | 第11-12页 |
1.4 病毒、立克次氏体和原虫性皮肤病 | 第12-13页 |
1.5 过敏性疾病 | 第13-14页 |
1.6 自体免疫性和免疫介导性皮肤病 | 第14-15页 |
1.7 遗传性、先天性和获得性脱毛 | 第15-16页 |
1.8 先天性疾病 | 第16页 |
1.9 色素异常 | 第16-17页 |
1.10 角化和皮脂溢疾病 | 第17页 |
1.11 眼、甲、肛门囊和耳道疾病 | 第17页 |
1.12 肿瘤性和非肿瘤赘生物 | 第17-18页 |
2 犬皮肤病的检查 | 第18-23页 |
2.1 皮肤刮片 | 第18-19页 |
2.2 皮肤细胞学 | 第19页 |
2.3 醋酸胶带粘贴制片 | 第19页 |
2.4 耳拭子 | 第19-20页 |
2.5 伍德氏灯检查 | 第20页 |
2.6 活检 | 第20页 |
2.7 培养 | 第20-21页 |
2.8 皮肤癣菌培养基真菌培养(DTM) | 第21页 |
2.9 过敏试验 | 第21-22页 |
2.10 治疗性诊断 | 第22页 |
2.11 聚合酶链反应试验 | 第22页 |
2.12 血清学试验 | 第22-23页 |
2.13 免疫染色技术 | 第23页 |
3 干扰素 | 第23-24页 |
3.1 IFN研究进展 | 第23页 |
3.2 CaIIFN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1 材料 | 第25-26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25页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1.3 实验用药品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30页 |
2.1 延边地区犬皮肤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法 | 第26-27页 |
2.2 CaIFN-γ对犬常见三种皮肤病治疗效果调查方法 | 第27-30页 |
结果 | 第30-41页 |
1 犬皮肤病实验室诊断结果 | 第30-32页 |
1.1 临床症状视诊检查结果 | 第30页 |
1.2 实验室诊断检查结果 | 第30-32页 |
2 延边地区犬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第32-37页 |
2.1 各类疾病临床发病率调查结果 | 第32-33页 |
2.2 犬各类皮肤病调查结果 | 第33-35页 |
2.4 犬皮肤病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 第35-36页 |
2.5 犬皮肤病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 第36页 |
2.6 犬皮肤病发病率与性别的关系 | 第36-37页 |
3 应用重组CaIFN-γ对犬皮肤病治疗结果 | 第37-41页 |
3.1 全血细胞计数CBC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3.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3.3 对试验动物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