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研究目的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研究内容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的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一)公务用车货币化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1、公务用车 | 第15页 |
2、公务用车货币化 | 第15页 |
3、私车公用 | 第15-16页 |
(二)公务用车货币化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产权理论 | 第16-17页 |
2、新制度经济学 | 第17页 |
3、公共财政理论 | 第17-18页 |
4、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三) 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历程 | 第19-21页 |
(四) 公务用车货币化现状 | 第21-22页 |
(五)公务用车货币化困境 | 第22-25页 |
1、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的条件 | 第22-23页 |
2、公务用车货币化的困境 | 第23-25页 |
(六) 小结 | 第25-27页 |
二、公务用车改革私车公用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32页 |
(一) 货币化私车公用模式与货币化岗位补贴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二) 货币化私车公用模式与货币化公车租赁模式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三) 私车公用模式与市场租赁相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四) 小结 | 第31-32页 |
三、公务用车改革私车公用模式的案例分析 | 第32-40页 |
(一) 杨凌私车公用模式的历史与内容 | 第32-34页 |
(二) 杨凌私车公用改革的经验 | 第34-37页 |
1、为货币化的实践条件,提出了现实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2、节约公务用车成本,满足公务出行需求 | 第35-36页 |
3、私车公用管理制度上,对于模式的完善。 | 第36-37页 |
(三)杨凌私车公用模式存在的不足 | 第37-39页 |
1、补贴标准控制不严格 | 第37-38页 |
2、缺少补贴使用保障范围的界定 | 第38页 |
3、补贴严重等级化色彩 | 第38页 |
4、双轨制的货币化 | 第38-39页 |
(四)小结 | 第39-40页 |
四、私车公用模式的优化路径 | 第40-46页 |
(一)当前推行私车公用的成熟条件 | 第40-41页 |
1、政策方面 | 第40-41页 |
2、供给方面 | 第41页 |
(二)私车公用的优化路径 | 第41-46页 |
1、私车公用合法化界定 | 第41-43页 |
2、合理制定预算 | 第43页 |
3、私车公用管理的完善 | 第43-44页 |
4、私车购置鼓励措施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