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9-20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2.1 资源稀缺理论 | 第21页 |
2.2.2 环境成本控制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清洁生产理论 | 第22-23页 |
2.2.4 作业成本法理论 | 第23-25页 |
3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7页 |
3.1 CM公司环境成本构成及控制现状 | 第25-33页 |
3.1.1 CM公司企业概况及环境成本构成 | 第25-31页 |
3.1.2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基本现状 | 第31-33页 |
3.2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2.1 环境成本控制观念淡漠 | 第33-34页 |
3.2.2 环境成本核算不合理 | 第34页 |
3.2.3 环境成本披露不充分 | 第34-35页 |
3.3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3.3.1 对环境成本控制重视力度不足 | 第35页 |
3.3.2 缺乏科学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 第35页 |
3.3.3 缺失对环境成本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 第35-36页 |
3.3.4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存在缺陷 | 第36页 |
3.3.5 缺少统一的环境成本控制问责中心 | 第36-37页 |
4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的重构 | 第37-51页 |
4.1 确立重构目标 | 第37-38页 |
4.1.1 双赢目标 | 第37页 |
4.1.2 总体环境影响最小目标 | 第37-38页 |
4.1.3 环境效应最大目标 | 第38页 |
4.2 重构坚持原则 | 第38-39页 |
4.2.1 预防控制原则 | 第38页 |
4.2.2 全过程控制原则 | 第38-39页 |
4.2.3 经济性原则 | 第39页 |
4.3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事前规划 | 第39-41页 |
4.3.1 制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要求 | 第39-40页 |
4.3.2 建立健全的环境成本责任中心 | 第40-41页 |
4.4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事中控制 | 第41-48页 |
4.4.1 强化清洁生产工作的执行过程 | 第41-42页 |
4.4.2 实施科学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 第42-48页 |
4.5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事后处理 | 第48-51页 |
4.5.1 建立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及审计程序 | 第48-49页 |
4.5.2 建立公司内部精细化问责机制 | 第49-51页 |
5 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 第51-54页 |
5.1 转变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观念 | 第51-52页 |
5.1.1 构建绿色发展企业文化 | 第51页 |
5.1.2 强化管理者环境风险意识 | 第51-52页 |
5.1.3 树立全员环保意识 | 第52页 |
5.2 完善CM公司环境成本控制制度 | 第52-53页 |
5.2.1 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激励制度 | 第52页 |
5.2.2 提升环境成本控制标准 | 第52-53页 |
5.3 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引导作用 | 第53-54页 |
5.3.1 加大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力度 | 第53页 |
5.3.2 完善环境法规与环境会计准则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