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出口潜力探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3 论文结构和论文特色 | 第12-14页 |
| 1.3.1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 1.3.2 论文特色 | 第12-14页 |
| 2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2.1.1 贸易统计指标 | 第14-15页 |
| 2.1.2 相关实证模型简介 | 第15-17页 |
| 2.2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2.2.1 关于鱼类产品出口贸易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2.2.2 关于出口波动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2.2.3 关于出口潜力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现状 | 第23-31页 |
| 3.1 鱼类产品的范围界定 | 第23-25页 |
| 3.2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规模 | 第25-27页 |
| 3.2.1 出口绝对规模 | 第25-26页 |
| 3.2.2 出口相对规模 | 第26-27页 |
| 3.3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结构 | 第27-29页 |
| 3.3.1 贸易地理方向 | 第27-28页 |
| 3.3.2 贸易商品结构 | 第28-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4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波动分析 | 第31-41页 |
| 4.1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波动现状 | 第31-32页 |
| 4.1.1 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31页 |
| 4.1.2 出口波动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 4.2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波动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 4.2.1 出口波动实证模型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 4.2.2 出口波动的效应分解结果分析 | 第34-3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5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潜力分析 | 第41-50页 |
| 5.1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回归分析 | 第41-47页 |
| 5.1.1 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41页 |
| 5.1.2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41-43页 |
| 5.1.3 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3-47页 |
| 5.2 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潜力指数的测算及分析 | 第47-48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6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50-58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 6.2 促进中国鱼类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 6.2.1 减缓出口增长波动、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 第51-55页 |
| 6.2.2 挖掘出口潜力、扩大出口规模 | 第55-56页 |
| 6.2.3 区分出口市场、调整出口经营策略 | 第56-57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