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4页
    (一)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0-13页
    (三)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第13-14页
一、信托受益权的基础理论第14-23页
    (一) 信托受益权的历史渊源及概念第14-17页
        1. 信托受益权的历史渊源第14-15页
        2. 信托受益权的概念第15-17页
    (二) 信托受益权法律性质的认定第17-23页
        1. 英美法学界对信托受益权性质的争论第18-20页
        2. 大陆法学界对信托受益权性质的几种学说第20-23页
二、信托受益权流转必要性的理论分析第23-28页
    (一) 信托受益权流转的概念与特征第23-24页
        1. 信托受益权流转的概念第23页
        2. 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特征——以商事信托为主第23-24页
    (二) 信托受益权流转的必要性第24-28页
        1.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现实意义第24-26页
        2.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理论意义第26-28页
三、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8-38页
    (一)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现状及探索第28-34页
        1.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现状第28页
        2.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主要方式第28-33页
        3.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探索第33-34页
    (二)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存在的问题第34-38页
        1. 信托受益权定性不明确第34-35页
        2. 对受益人利益的保护存在不足第35-37页
        3. 信托受益权流转的配套制度不完善第37-38页
四、相关国家及地区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及借鉴第38-43页
    (一) 美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8-39页
        1. 美国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第38-39页
        2. 美国信托受益权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9页
    (二) 日本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9-41页
        1. 日本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第39-40页
        2. 日本信托受益权流转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0-41页
    (三) 我国台湾地区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及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借鉴意义第41-43页
        1. 我国台湾地区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立法经验第41页
        2. 我国台湾地区信托受益权流转立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借鉴意义第41-43页
五、我国信托受益权流转制度的完善对策第43-52页
    (一) 信托受益权流转的相关立法完善第43-46页
        1. 明确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第43-44页
        2. 明确信托受益权是否可质押第44-45页
        3. 制定信托受益权流转专门管理办法第45-46页
    (二) 对受益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第46-49页
        1. 信托产品风险评级制度与信息披露平台的完善第46-47页
        2. 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完善第47-48页
        3. 明确受托人违反信托责任的归责原则第48-49页
    (三) 信托受益权流转配套制度的完善第49-52页
        1. 完善信托受益权登记制度第49-51页
        2. 建立专门的信托受益权交易市场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楼梦里梦红楼--贾府及大观园平面布局研究
下一篇:地塞米松对急性脊髓神经元损伤中自噬与凋亡之间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