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选题目的 | 第9页 |
0.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0.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0.3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0.4.1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0.4.2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0.4.3 比较研究法 | 第12页 |
0.5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 美国军法官制度概述 | 第13-18页 |
1.1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1.1 军法官的基本内涵 | 第13页 |
1.1.2 美国军法官的主要特征 | 第13-14页 |
1.2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14-18页 |
1.2.1 控诉均衡主义 | 第14页 |
1.2.2 国际人道主义法理论 | 第14-15页 |
1.2.3 美国宪法及各类法律法规 | 第15-16页 |
1.2.4 军队内部各种指令、惯例和条例 | 第16-18页 |
2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8-23页 |
2.1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早期雏形 | 第18-20页 |
2.1.1 欧洲的军事司法传统 | 第18-19页 |
2.1.2 军法官一词的出现 | 第19页 |
2.1.3 英国早期军法官制度 | 第19-20页 |
2.2 美国军法官制度产生 | 第20-21页 |
2.2.1 继承与发展英国军法官制度 | 第20页 |
2.2.2 独立战争之后形成的美国军法组织 | 第20-21页 |
2.3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发展及完善 | 第21-23页 |
2.3.1 军法官队伍不断壮大 | 第21-22页 |
2.3.2 军法官地位不断提高 | 第22-23页 |
3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 第23-32页 |
3.1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管理机制 | 第23-27页 |
3.1.1 军法官的产生与培训 | 第23-25页 |
3.1.2 军法官的分类与职责 | 第25-26页 |
3.1.3 军法官的考核与规约 | 第26-27页 |
3.2 军法官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27-32页 |
3.2.1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机构设置 | 第27-30页 |
3.2.2 美国军法官与军内外其他机构的关系 | 第30-31页 |
3.2.3 美国军法官行使职权的方式 | 第31-32页 |
4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评价 | 第32-38页 |
4.1 美国军法官制度的积极作用 | 第32-33页 |
4.1.1 维护了宪法根本法的地位 | 第32页 |
4.1.2 促进和维护部队的安全与稳定 | 第32-33页 |
4.1.3 确保了美国军事司法制度民主化 | 第33页 |
4.2 美国军法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2.1 新的战争和冲突形式对军法官制度的挑战 | 第33-34页 |
4.2.2 部分群体对军法官职能的扩大提出质疑 | 第34-35页 |
4.2.3 国际社会对美国军法官制度的公正性的质疑 | 第35页 |
4.3 美国军法官制度对我国军队法治建设的启示 | 第35-38页 |
4.3.1 应大力注重军事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 第35-36页 |
4.3.2 军队法治工作机构应科学设置 | 第36-37页 |
4.3.3 重视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和完善军队法治的建设成果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