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探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第18-20页
        1.4.1 论文创新第18页
        1.4.2 论文不足第18-20页
第2章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基本理论概述第20-28页
    2.1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互联网第20页
        2.1.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20-21页
        2.1.3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第21页
    2.2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特点及功能第21-25页
        2.2.1 互联网的特点及功能第21-23页
        2.2.2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特点及功能第23-25页
    2.3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内在联系第25-26页
        2.3.1 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提供平台和机遇第25页
        2.3.2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拓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第25-26页
    2.4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理论依据第26-28页
        2.4.1 人的本质理论第26页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6-27页
        2.4.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第27-28页
第3章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8-33页
    3.1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3.1.1 缺乏平等性和互动性第28页
        3.1.2 欠缺层次性和灵活性第28-29页
        3.1.3 忽视技术性和实效性第29-30页
    3.2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0-33页
        3.2.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影响第30-31页
        3.2.2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落后第31页
        3.2.3 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监管滞后第31-33页
第4章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原则及内容第33-43页
    4.1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原则第33-35页
        4.1.1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第33页
        4.1.2 开放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第33-34页
        4.1.3 继承性与借鉴性相结合第34-35页
        4.1.4 技术性和人本性相结合第35页
    4.2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内容第35-43页
        4.2.1 网络舆情监控法第36-37页
        4.2.2 网络心理咨询法第37-38页
        4.2.3 从理论灌输法到渗透教育法第38-39页
        4.2.4 从说理教育法到心理疏导法第39-40页
        4.2.5 线上线下实践教育相结合法第40-41页
        4.2.6 线上线下自我教育相结合法第41-43页
第5章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途径第43-50页
    5.1 运用网络教学方式,深化教育理念改革第43-45页
        5.1.1“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第43页
        5.1.2“亦师亦友”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第43-44页
        5.1.3“因材施教”打破整齐划一模式第44-45页
    5.2 重视网络教育阵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第45-46页
        5.2.1 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第45页
        5.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监管第45-46页
    5.3 变革网络师资结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第46-48页
        5.3.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第46-47页
        5.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培训第47页
        5.3.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业务能力第47-48页
    5.4 注重网络制度建设,完善规范性保障机制第48-50页
        5.4.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第48页
        5.4.2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平台的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工商银行考试认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