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洗钱犯罪体系的形成 | 第10-13页 |
(一) 97 刑法前我国对洗钱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10-11页 |
(二) 狭义洗钱罪的设立 | 第11-12页 |
(三) FATF 的重大影响及我国洗钱犯罪体系的最终形成 | 第12-13页 |
二、我国洗钱犯罪体系立法认识上的问题 | 第13-30页 |
(一) 洗钱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逻辑关系问题 | 第14-19页 |
1. 学术界的争论 | 第15-16页 |
2. 司法解释的观点 | 第16-17页 |
3. 笔者的观点——表面的竞合与实质的全异 | 第17-19页 |
(二) 洗钱犯罪体系客体的认识问题 | 第19-28页 |
1.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客体与传统赃物犯罪本质相矛盾 | 第19-22页 |
2. 洗钱罪犯罪客体再认识 | 第22-26页 |
3. 关于两罪犯罪客体的综合分析 | 第26-28页 |
(三) 洗钱犯罪的编排以及刑罚不统一问题 | 第28-30页 |
1. 洗钱犯罪的编排问题 | 第28-29页 |
2. 洗钱犯罪体系内刑罚不统一问题 | 第29-30页 |
三、洗钱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30-37页 |
(一) 洗钱犯罪立法完善应遵循的原则 | 第30-32页 |
1. 全面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原则 | 第30-31页 |
2. 借鉴与吸收,取长补短的原则 | 第31页 |
3. 讲求立法技术的原则 | 第31-32页 |
4. 适应我国国情的原则 | 第32页 |
(二) 洗钱犯罪的完善建议 | 第32-37页 |
1. 立足于当前洗钱犯罪体系和编排现状的完善建议 | 第32-33页 |
2. 完善洗钱犯罪的根本出路在于狭义洗钱罪的回归 | 第33-34页 |
3. 洗钱犯罪立法技术上的完善——洗钱罪上游犯罪空白罪状之提倡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