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两工位触点材料电性能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 第16-29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2.2.1 系统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 | 第16-17页 |
2.2.2 总体方案 | 第17页 |
2.3 机械系统设计 | 第17-21页 |
2.3.1 电磁铁驱动机构 | 第19页 |
2.3.2 推杆作用点调节机构 | 第19-20页 |
2.3.3 超程/触点开距调节机构 | 第20页 |
2.3.4 力传感器连接机构 | 第20-21页 |
2.4 硬件电路设计 | 第21-24页 |
2.4.1 电参数测量模块 | 第21-23页 |
2.4.2 动态力测量模块 | 第23-24页 |
2.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24-27页 |
2.5.1 电性能综合参数计算程序 | 第24-25页 |
2.5.2 人机交互界面 | 第25-27页 |
2.6 测试结果比对 | 第27-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浪涌负荷条件下触点动作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29-39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分合容性负载电路的物理过程 | 第29-35页 |
3.2.1 闭合过程典型波形解析 | 第31-33页 |
3.2.2 分断过程典型波形解析 | 第33-35页 |
3.3 浪涌负载参数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1 浪涌电流峰值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电容值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浪涌负荷条件下银氧化锡触点材料电性能的退化过程 | 第39-55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银氧化锡触点材料耐久性实验研究 | 第39-46页 |
4.2.1 实验条件 | 第39-40页 |
4.2.2 电性能参数退化过程 | 第40-46页 |
4.3 敏感参数退化的物理机制分析 | 第46-54页 |
4.3.1 静压力退化机制分析 | 第46-47页 |
4.3.2 回跳能量退化机制分析 | 第47-50页 |
4.3.3 接触电阻退化机制分析 | 第50-53页 |
4.3.4 燃弧能量退化机制分析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银氧化锡触点材料动熔焊失效机理分析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银氧化锡触点材料动熔焊失效的实验研究 | 第55-65页 |
5.2.1 实验条件 | 第55-56页 |
5.2.2 负载性质的影响 | 第56-59页 |
5.2.3 负载电容值的影响 | 第59-62页 |
5.2.4 触点开距的影响 | 第62-65页 |
5.3 银氧化锡触点材料动熔焊失效机理分析 | 第65-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