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输电制度论文--直流制输电论文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控制器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现状第12-13页
    1.3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理论基础第13-14页
    1.4 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与抑制措施第14-19页
        1.4.1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第14-17页
        1.4.2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第17-19页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HVDC系统线性化数学模型第20-27页
    2.1 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第20-21页
    2.2 励磁系统及PSS模型第21-22页
    2.3 发电机数学模型第22-23页
    2.4 直流输电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第23-25页
    2.5 交流网络模型第25页
    2.6 系统总体数学模型第25-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HVDC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第27-40页
    3.1 HVDC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因素第27页
    3.2 次同步电气分量的传递关系第27-30页
        3.2.1 换相过程开关函数描述第28页
        3.2.2 次同步电气分量交直流侧的传递关系第28-30页
    3.3 次同步电气分量产生的电磁转矩第30-31页
    3.4 HVDC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第31-32页
    3.5 电力系统的阻尼特性分析第32-38页
        3.5.1 发电机轴系振荡阻尼分析第33-35页
        3.5.2 串补系统的阻尼特性第35-37页
        3.5.3 附加阻尼控制器SSDC的阻尼特性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HVDC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第40-51页
    4.1 附加阻尼控制器(SSDC)的工作原理第40-41页
    4.2 SSDC设计方案第41-45页
        4.2.1 SSDC设计的基本原则第41页
        4.2.2 SSDC输入信号的选择第41-42页
        4.2.3 SSDC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第42-45页
        4.2.4 发电机轴系参数第45页
    4.3 宽带通SSDC的优化设计第45-50页
        4.3.1 SSDC相位补偿第47页
        4.3.2 基于混沌优化算法的PID参数寻优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直流输电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仿真第51-59页
    5.1 直流输电PSCAD模型第51-52页
    5.2 时域仿真分析第52-58页
        5.2.1 SSDC比例环节对轴系扭振的影响第57页
        5.2.2 SSDC相位补偿对轴系扭振的影响第57-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一、总结第59页
    二、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面移动目标的图像跟踪研究
下一篇:四氮大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