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呼和浩特市住区的城市语言—从空间角度对住区与城市关系的探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1.1 课题背景第8-10页
        1.1.1 城市的新建筑语境第8页
        1.1.2 呼和浩特市与住区第8-10页
    1.2 课题来源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4页
        1.2.1 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第10-11页
        1.2.2 了解城市空间的方法第11-12页
        1.2.3 住区第12页
        1.2.4 住区城市语言第12-14页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基本框架第15-16页
    1.4 课题的本质和意义第16-17页
    1.5 理论研究现状第17-22页
        1.5.1 以“语言”为思路的建筑及城市研究第17-18页
        1.5.2 建筑与城市第18-19页
        1.5.3 住区与城市第19-20页
        1.5.4 呼和浩特市住区和城市空间第20-21页
        1.5.5 扎根理论第21-22页
第二章 呼和浩特历史时期“住区”与城市的对话第22-34页
    2.1 历史上城市建设思路对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影响第22-25页
        2.1.1 聚落与“住区”第22页
        2.1.2“住区”与初生期城市第22-25页
    2.2 体现为“融入”的空间语言第25-28页
        2.2.1 板升与归化城第25-27页
        2.2.2 毡帐与归化城第27-28页
    2.3 体现为“改变”的空间语言第28-30页
        2.3.1 居住与绥远城第28-30页
    2.4 体现为“发展”的空间语言第30-33页
        2.4.1 民国至今第30-31页
        2.4.2“归化城”的今与昔第31-33页
    本章结论第33-34页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当代住区城市语言的内核第34-40页
    3.1 解读当代城市住区第34-35页
        3.1.1 当代居住空间语言的转变第34页
        3.1.2 住区与城市的对话方式第34-35页
    3.2 住区城市语言的内核第35-39页
        3.2.1 城市系统论第35-37页
        3.2.2 住区与城市系统的关系第37-39页
        3.2.3 住区城市语言的系统性表达第39页
    本章结论第39-40页
第四章 住区与城市在平面空间维度的对话第40-50页
    4.1 平面肌理第40-41页
    4.2 现状中住区肌理的三种原型第41-45页
        4.2.1 标准格构第41-43页
        4.2.2 织补穿插第43-44页
        4.2.3 拼贴格构第44-45页
    4.3 肌理语言背后的关键内核第45-49页
        4.3.1 住宅形式第46-47页
        4.3.2 边界第47-49页
        4.3.3 两个内核的关系第49页
    本章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住区与城市在立体空间维度的对话第50-76页
    5.1 住区肌理语言内核的转译第50-57页
        5.1.1 解读立体维度中的住宅形式第50-54页
        5.1.2“边界”向“界面”转译第54-56页
        5.1.3 日常视角下的住区城市语言第56-57页
    5.2 住区界面空间语言要素的提炼与解析第57-59页
        5.2.1 语言要素第57-58页
        5.2.2 空间语言表达逻辑第58-59页
    5.3 住区界面的城市语言内核第59-75页
        5.3.1 活力:遵循居住生活需求的空间表达第59-67页
        5.3.2 速度:遵循居住生活节奏的空间表达第67-69页
        5.3.3 时间:遵循居住生活规律的空间表达第69-72页
        5.3.4 氛围:遵循居住生活情感的空间表达第72-75页
    本章结论第75-76页
第六章 谱写遵循生活规则的住区城市语言第76-80页
    6.1 呼和浩特市住区的城市语言第76-77页
    6.2 遵循住区城市语言的设计讨论第77-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A 图录第84-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管癌切除术后不同重建途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下一篇:11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施行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