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cfGnRH基因敲除对斑点叉尾鮰繁殖能力的影响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9页
    1.1 基因修饰鱼面临的问题第13-14页
    1.2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技术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第14-16页
    1.3 GnRH基因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cfGnRH基因敲除斑点叉尾鮰的性成熟情况第19-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1 TALEN质粒的构建和准备第19-20页
        2.1.2 实验亲鱼和配子第20-21页
        2.1.3 人工授精,电穿孔和受精卵孵化第21-22页
        2.1.4 TALEN鱼的养殖及性别鉴定,性成熟判别依据第22页
    2.2 结果第22-23页
        2.2.1 受精卵孵化结果第22-23页
        2.2.2 3 龄时性成熟率与性别比例第23页
    2.3 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cfGnRH基因敲除鱼P1代的分子鉴定第25-3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3.1.1 6 月龄时样品的收集和分子鉴定第25-26页
        3.1.2 TA克隆与测序第26-27页
        3.1.3 3 龄时样品的收集和分子鉴定第27页
    3.2 实验结果第27-29页
        3.2.1 高保真PCR和Surveyor CEL-I突变存在检测实验第27-28页
        3.2.2 TA克隆与测序的结果第28-29页
    3.3 讨论第29-31页
第四章 cfGnRH基因敲除对P1代成鱼排卵、授精能力和荷尔蒙分泌的影响以及F1代幼鱼的分子鉴定第31-4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4.1.1 亲鱼的选择情况第31页
        4.1.2 亲鱼的配对情况以及交配产卵实验第31-32页
        4.1.3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第32页
        4.1.4 F1代受精卵的孵化存活情况第32页
        4.1.5 6 月龄F1代幼鱼的分子鉴定第32-33页
        4.1.6 统计分析第33页
    4.2 实验结果第33-43页
        4.2.1 配组与产卵第33-37页
        4.2.2 性激素水平第37-42页
        4.2.3 F1代突变检测第42-43页
    4.3 讨论第43-46页
小结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会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回音壁腔和腔光力系统的光信息处理研究
下一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中国梦”研究(1949-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