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经济现代化论文

知识溢出与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8页
        1.3.1 知识第14-15页
        1.3.2 知识存量第15-16页
        1.3.3 知识流量第16页
        1.3.4 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第16页
        1.3.5 知识溢出第16-18页
        1.3.6 知识经济第18页
        1.3.7 落后区域第18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8-21页
        1.4.1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9页
        1.4.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9-20页
        1.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1.5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2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知识溢出相关研究评述第23-43页
    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3-26页
        2.1.1 索洛模型第23-25页
        2.1.2 经济趋同假说第25-26页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26-30页
    2.3 空间知识溢出学者关于区域知识增长方式的假定第30-31页
    2.4 知识存量与知识流量相关研究第31-37页
        2.4.1 知识存量及其测度的相关研究第31-37页
        2.4.2 知识流量及其测度的相关研究第37页
    2.5 知识溢出及其空间扩散特性的相关研究第37-41页
    2.6 区域经济增长与知识溢出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落后区域经济增长总量模型构建及分析第43-55页
    3.1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经济增长第43-44页
    3.2 区域知识增长方式研究第44-47页
    3.3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重构第47-49页
    3.4 模型分析第49-54页
        3.4.1 知识增长曲线和资本增长曲线第49-50页
        3.4.2 经济增长的分析第50-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落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分析第55-64页
    4.1 封闭的落后区域的长期经济均衡增长第55-57页
    4.2 开放的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第57-61页
        4.2.1 对外获取知识溢出对经济均衡增长率的影响第57-59页
        4.2.2 劳动增长与人口增长对经济均衡增长率的影响第59-60页
        4.2.3 区域知识生产效率对经济均衡增长率的影响第60-61页
    4.3 对外获取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落后区域经济追赶与经济趋同问题研究第64-79页
    5.1 经济趋同的研究现状第64-68页
        5.1.1 区域经济趋同假说第64-65页
        5.1.2 区域经济趋同假说的实证检验第65-67页
        5.1.3 区域经济趋同机理的新探索第67-68页
    5.2 区域经济趋同机理研究第68-72页
        5.2.1 封闭区域之间的经济趋同机理研究第68-69页
        5.2.2 开放区域之间的经济趋同机理研究第69-72页
        5.2.3 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研究的解释第72页
    5.3 落后区域对发达区域的经济追赶与趋同的途径第72-76页
        5.3.1 封闭落后区域对发达区域的经济追赶第73-74页
        5.3.2 开放的落后区域对发达区域的经济追赶第74-76页
    5.4. 落后区域对外知识获取战略第76-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落后区域“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第79-90页
    6.1 理论研究现状第79-80页
    6.2 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第80-81页
    6.3“收入陷阱”形成机理第81-83页
    6.4“中等收入陷阱”现象解释第83-85页
    6.5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第85-87页
    6.6“中等收入陷阱”热点问题的讨论第87-88页
    6.7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7章 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实证研究第90-109页
    7.1 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实证分析第90-95页
    7.2 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实证研究第95-102页
        7.2.1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动力分析第95-96页
        7.2.2 中国对外获取知识溢出水平分析第96-102页
    7.3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门槛效应研究第102-108页
        7.3.1 门槛效应模型第103-104页
        7.3.2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门槛值计算与分析第104-108页
    7.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09-114页
    8.1 研究结论第109-110页
    8.2 政策建议第110-113页
    8.3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2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作者简介第124-125页
附表1 中国知识溢出水平指标标准化数据第125-126页
附表2 中国知识溢出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骨卜辭連動結構研究
下一篇:《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柒]》人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