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BT模式理论综述 | 第16-24页 |
2.1 BT模式的概念 | 第16页 |
2.2 BT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16-17页 |
2.3 BT模式的应用意义 | 第17页 |
2.4 BT融资模式与其它项目融资模式的比较 | 第17-21页 |
2.4.1 BT模式与BOT的比较 | 第17-18页 |
2.4.2 BT模式与PPP模式的比较 | 第18-19页 |
2.4.3 BT模式与ABS模式的比较 | 第19-21页 |
2.5 BT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21-24页 |
第3章 BT模式的建设管理方式 | 第24-36页 |
3.1 工程项目主要承建模式概述 | 第24-28页 |
3.1.1 工程项目主要承发包模式 | 第24-27页 |
3.1.2 工程项目主要承发包模式的优缺点 | 第27页 |
3.1.3 几种模式的区别 | 第27-28页 |
3.2 BT模式建设管理方式分类分析 | 第28-29页 |
3.3 BT模式下的投资建设管理方式类型 | 第29-33页 |
3.3.1 完全BT模式 | 第29-30页 |
3.3.2 工程总承包BT模式 | 第30-32页 |
3.3.3 施工承包BT模式 | 第32-33页 |
3.4 BT模式与代建制模式的区别 | 第33-34页 |
3.4.1 代建制含义 | 第33页 |
3.4.2 BT模式与代建制相同点 | 第33-34页 |
3.4.3 BT模式与代建制区别 | 第34页 |
3.5 BT模式与带资承包方式的区别 | 第34-36页 |
3.5.1 带资承包的含义及性质 | 第34页 |
3.5.2 BT模式与带资承包方式区别 | 第34-36页 |
第4章 BT模式下项目的风险防范及管控措施 | 第36-40页 |
4.1 投资方BT项目的投资风险 | 第36-37页 |
4.1.1 政策及法律风险 | 第36页 |
4.1.2 项目管理及工程技术风险 | 第36页 |
4.1.3 融资风险 | 第36-37页 |
4.1.4 回购风险 | 第37页 |
4.2 投资方BT项目的风险防范及管控措施 | 第37-40页 |
4.2.1 BT项目的选择 | 第37页 |
4.2.2 BT项目谈判阶段控制 | 第37-38页 |
4.2.3 BT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 | 第38页 |
4.2.4 BT项目回购阶段的担保控制 | 第38-40页 |
第5章 成新蒲快速路(蒲江段)BT项目案例研究 | 第40-51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0页 |
5.2 项目实施主体主要参与方 | 第40-41页 |
5.3 项目BT实施建设管理方式 | 第41-42页 |
5.4 项目采用B.T模式的风险管理 | 第42-45页 |
5.4.1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42-44页 |
5.4.2 项目风险应对 | 第44-45页 |
5.5 项目的运作实施 | 第45-48页 |
5.5.1 BT项目选择 | 第45-46页 |
5.5.2 BT项目投资回报分析 | 第46-47页 |
5.5.3 BT项目投融资与资金管理 | 第47页 |
5.5.4 BT项目投资方建设管理 | 第47-48页 |
5.6 项目采用BT模式的优势 | 第48页 |
5.7 成新蒲快速路(蒲江段)BT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第48-51页 |
5.7.1 BT项目存在的不足 | 第48-49页 |
5.7.2 BT项目实施建议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