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河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 二、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一) 学术意义 | 第11页 |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金代河南地区的基本概况 | 第13-27页 |
| 一、金政权对河南地区的征服 | 第13-17页 |
| (一) 灭亡北宋 | 第13-14页 |
| (二) 册立伪楚和伪齐政权 | 第14-16页 |
| (三) 重新占领河南地 | 第16-17页 |
| 二、金代河南行政区划与措置 | 第17-22页 |
| (一) 南京路 | 第17-20页 |
| (二) 河北西路 | 第20-21页 |
| (三) 大名府路 | 第21页 |
| (四) 河东南路 | 第21-22页 |
| 三、金代河南地区的人口与民族 | 第22-27页 |
| (一) 人口 | 第22-25页 |
| (二) 民族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金代河南地区的民族冲突 | 第27-37页 |
| 一、政治冲突 | 第27-33页 |
| (一) 民族战争 | 第27-32页 |
| (二) 小规模地区矛盾 | 第32-33页 |
| 二、文化冲突 | 第33-34页 |
| 三、经济冲突 | 第34-37页 |
| (一) 土地问题 | 第34-35页 |
| (二) 赋役问题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金代河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 第37-41页 |
| 一、汉人对金政权的认可 | 第37-39页 |
| (一) 在任职官 | 第37-38页 |
| (二) 下层民众 | 第38-39页 |
| 二、士绅之间的交往 | 第39-40页 |
| 三、民族间的通婚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金代河南地区民族关系探析 | 第41-49页 |
| 一、金代河南地区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 第41-47页 |
| 二、金代河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其他特点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