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二战后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1 导论第10-21页
    1.1 选题缘由第10-13页
        1.1.1 入职教育是衔接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重要纽带第10-11页
        1.1.2 教师入职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1-12页
        1.1.3 战后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1.3.1 教师教育第13-14页
        1.3.2 初任教师第14页
        1.3.3 教师入职教育第14-15页
    1.4 相关文献综述第15-19页
        1.4.1 对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目标研究第15-16页
        1.4.2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第16-17页
        1.4.3 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面临的问题研究第17-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1 文献法第19页
        1.5.2 比较法第19页
        1.5.3 个案法第19-20页
    1.6 研究思路第20-21页
2 二战后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历史沿革第21-26页
    2.1 孕育时期第21页
    2.2 产生时期第21-22页
    2.3 发展时期第22-23页
    2.4 扩充时期第23-24页
    2.5 繁荣时期第24-26页
3 二战后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内容第26-34页
    3.1 教师入职教育的指导思想第26-27页
    3.2 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第27-31页
        3.2.1 帮助初任教师顺利过渡,减少教师的流失率第28页
        3.2.2 改善初任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第28-29页
        3.2.3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第29-30页
        3.2.4 满足各州政府相关法律指令性要求第30-31页
    3.3 教师入职教育的构成要素第31-34页
        3.3.1 定向(Orientation )第31页
        3.3.2 专业发展研讨会第31-32页
        3.3.3 支持和帮助第32-33页
        3.3.4 释放时间第33页
        3.3.5 提高工作条件第33-34页
4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形式第34-43页
    4.1 教学导师指导式——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第34-38页
        4.1.1 教学导师的选择第35-36页
        4.1.2 教学导师的类型与功能第36-37页
        4.1.3 弗吉尼亚州的教学导师制第37-38页
    4.2 校际合作式——以德克萨斯州为例第38-40页
        4.2.1 校际合作的内容第38-39页
        4.2.2 德克萨斯州的教师跟随计划第39-40页
    4.3 教学档案袋模式——以印第安纳州为例第40-43页
        4.3.1 教学档案袋的内容与作用第40-41页
        4.3.2 印第安纳州的“IMAP计划”第41-43页
5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实施的评价第43-48页
    5.1 降低了教师的流失率第43-44页
    5.2 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第44-46页
    5.3 有效的进行了资源配置,减少浪费第46-48页
6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第48-53页
    6.1 教师入职教育将被持续关注第48-50页
    6.2 加强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制度保障第50-53页
        6.2.1 强调州政府的职责第50-51页
        6.2.2 增大教师入职教育的资金和时间第51-53页
7 对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启示第53-56页
    7.1 健全我国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法律政策体系第53页
    7.2 实行中小学与高校合作的模式第53-54页
    7.3 严格的选择合适教学导师第54-55页
    7.4 完善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评价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男性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三阴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异常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