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立体图像压缩 | 第9-10页 |
| 1.3 当前的立体图像压缩技术 | 第10-11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立体视觉原理 | 第13-20页 |
| 2.1 立体成像原理 | 第13-14页 |
| 2.2 双目立体图像的获取设备 | 第14页 |
| 2.3 双目立体图像显示 | 第14-16页 |
| 2.4 近年来的立体图像编码的技术 | 第16-19页 |
| 2.4.1 基于块的立体图像编码 | 第17-18页 |
| 2.4.2 基于对象的立体图像编码 | 第18页 |
| 2.4.3 基于小波变换的立体图像编码 | 第18-19页 |
| 2.4.4 基于网格立体图像编码 | 第1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基于运动补偿的快速双目立体图像编码算法 | 第20-36页 |
| 3.1 JPEG 2000标准 | 第20-21页 |
| 3.2 运动向量 | 第21-22页 |
| 3.3 基于运动补偿的双目立体图像压缩的编解码框架 | 第22-25页 |
| 3.4 运动补偿方块大小的选择 | 第25-26页 |
| 3.5 搜索运动向量 | 第26-28页 |
| 3.5.1 运动向量搜索范围 | 第26-27页 |
| 3.5.2 计算运动向量 | 第27-28页 |
| 3.6 运动向量编码 | 第28-29页 |
| 3.7 左右图像的编解码流程 | 第29-32页 |
| 3.7.1 右图像的编码 | 第29-31页 |
| 3.7.2 左图像和右图像的解码 | 第31-32页 |
| 3.8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3.8.1 压缩质量评估方法 | 第32页 |
| 3.8.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2-36页 |
| 第四章 基于亚像素级别的立体图像编码算法 | 第36-44页 |
| 4.1 亚像素运动估计 | 第36-37页 |
| 4.2 目前亚像素在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4.3 基于亚像素的立体图像压缩编码 | 第38-39页 |
| 4.3.1 亚像素级的运动补偿 | 第38页 |
| 4.3.2 基于亚像素的运动补偿的立体图像编码 | 第38-39页 |
|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9-44页 |
| 第五章 一个立体图像编码实验系统的实现 | 第44-53页 |
| 5.1 立体图像编码实验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44页 |
| 5.2 立体图像编码实验系统主界面 | 第44-48页 |
| 5.3 立体图像编码实验系统的实现 | 第48-53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3-55页 |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