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适配体 | 第14-15页 |
1.2 适配体的筛选方法 | 第15-21页 |
1.2.1 超滤法筛选 | 第16-17页 |
1.2.2 亲和色谱法筛选 | 第17页 |
1.2.3 磁珠分离法筛选 | 第17-18页 |
1.2.4 毛细管电泳法筛选 | 第18-19页 |
1.2.5 不放大筛选 | 第19页 |
1.2.6 细胞筛选 | 第19-20页 |
1.2.7 自动筛选 | 第20-21页 |
1.3 整体柱 | 第21-23页 |
1.3.1 琼脂糖亲和整体柱 | 第22页 |
1.3.2 硅胶亲和整体柱 | 第22页 |
1.3.3 GMA/EDMA整体柱 | 第22-23页 |
1.4 本文思路及内容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2页 |
第二章 基于硼亲和整体柱的适配体筛选 | 第32-57页 |
2.1 引言 | 第32-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9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34-35页 |
2.2.2 筛选过程 | 第35-39页 |
2.2.2.1 合成并表征Improved-Wulff type硼亲和整体柱 | 第35页 |
2.2.2.2 Improved-Wulff type硼亲和整体柱筛选适配体 | 第35-36页 |
2.2.2.3 评价HRP-ssDNA复合物 | 第36-37页 |
2.2.2.4 PCR扩增和单链DNA形成 | 第37页 |
2.2.2.5 解离常数的检测 | 第37-38页 |
2.2.2.6 克隆和测序 | 第38页 |
2.2.2.7 筛选出的适配体对HRP的特异性 | 第38-39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39-50页 |
2.3.1 可行性分析 | 第39页 |
2.3.2 评价Improved-Wulff type硼亲和整体柱 | 第39-40页 |
2.3.3 评价HRP-ssDNA复合物 | 第40-41页 |
2.3.4 解离常数的检测 | 第41-44页 |
2.3.5 克隆测序及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2.3.6 适配体对HRP的特异性 | 第47-50页 |
2.4 结论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第三章 基于β-羟基乙二胺功能化整体柱的适配体筛选方法研究 | 第57-73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58页 |
3.2.2 筛选过程 | 第58-61页 |
3.2.2.1 合成并表征β-羟基乙二胺功能化整体柱 | 第58-59页 |
3.2.2.2 β-羟基乙二胺功能化整体柱筛选适配体 | 第59页 |
3.2.2.3 评价BSA-ssDNA复合物 | 第59-60页 |
3.2.2.4 PCR扩增和单链DNA形成 | 第60页 |
3.2.2.5 解离常数的检测 | 第60-61页 |
3.2.2.6 克隆和测序 | 第61页 |
3.2.2.7 筛选出的单链DNA对BSA的特异性 | 第61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61-70页 |
3.3.1 可行性分析 | 第61页 |
3.3.2 评价β-羟基乙二胺功能化整体柱 | 第61-62页 |
3.3.3 评价BSA-ssDNA复合物 | 第62-63页 |
3.3.4 调节筛选条件 | 第63-65页 |
3.3.5 解离常数的检测 | 第65-67页 |
3.3.6 筛选出的单链DNA对BSA的特异性 | 第67-69页 |
3.3.7 克隆测序及结构分析 | 第69-70页 |
3.4 结论与展望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