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能论文

氨水卡林纳—朗肯循环与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符号表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第15-16页
第二章 AWKRC系统介绍及计算模型第16-23页
    2.1 AWKRC循环流程第16-17页
    2.2 循环计算模型第17-19页
        2.2.1 循环的计算模型的基本假设第17页
        2.2.2 循环的热力计算模型第17-18页
        2.2.3 循环性能的评价准则第18-19页
        2.2.4 循环基本参数的假定第19页
    2.3 循环的计算过程第19-23页
第三章 AWKRC循环的性能分析第23-33页
    3.1 卡林纳循环性能分析第23-29页
        3.1.1 浓度对卡林纳循环的影响第23-27页
        3.1.2 循环倍率对卡林纳循环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3.1.3 卡林纳循环性能优化结果第28-29页
    3.2 氨水朗肯循环性能分析第29-33页
第四章 AWKRC循环的(?)分析第33-43页
    4.1 (?)的定义第33-34页
    4.2 (?)分析计算模型第34-36页
        4.2.1 设备(?)分析计算模型第34-35页
        4.2.2 (?)分析评价准则第35-36页
    4.3 AWKRC(?)分析第36-40页
        4.3.1 卡林纳循环热源温度与最佳浓度的匹配关系第36-37页
        4.3.2 蒸发器工质过热度对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及过热度的确定第37-38页
        4.3.3 冷热源进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第38-40页
    4.4 各设备(?)分析结果第40-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第43-53页
    5.1 DPV-KC系统介绍第43-44页
    5.2 循环性能分析方法第44-45页
        5.2.1 循环性能分析模型第44页
        5.2.2 循环评价准则第44-45页
    5.3 性能优化与分析第45-48页
        5.3.1 浓度的优化第45-46页
        5.3.2 蒸发参数的确定第46-48页
        5.3.3 循环状态参数第48页
    5.4 单-双压力蒸发卡林纳循环的性能对比第48-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成果与结论第5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FD-DEM方法的稀相气力输送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三种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工具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