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4页 |
1.4.1 腐败与反腐败的概念 | 第17-20页 |
1.4.2 廉政与廉政建设的概念 | 第20-24页 |
第2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 | 第24-52页 |
2.1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24-27页 |
2.1.1 国际背景 | 第24-25页 |
2.1.2 国内背景 | 第25-27页 |
2.2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27-45页 |
2.2.1 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 | 第27-39页 |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廉政思想 | 第39-43页 |
2.2.3 西方国家的廉政思想 | 第43-45页 |
2.3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45-52页 |
2.3.1 萌芽时期 | 第45-46页 |
2.3.2 形成时期 | 第46-48页 |
2.3.3 成熟时期 | 第48-52页 |
第3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内容和特色 | 第52-76页 |
3.1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52-71页 |
3.1.1 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52-54页 |
3.1.2 廉政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 第54-56页 |
3.1.3 廉政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 第56-66页 |
3.1.4 廉政建设的条件和保障 | 第66-71页 |
3.2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特色 | 第71-76页 |
3.2.1 在立论基础上,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第71-72页 |
3.2.2 在领导力量上,强化主体责任和问责追究 | 第72-73页 |
3.2.3 在依靠力量上,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第73页 |
3.2.4 在方法手段上,强调制度与法治 | 第73-76页 |
第4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76-84页 |
4.1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76-79页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 | 第76-77页 |
4.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思想体系增添了新内涵 | 第77-78页 |
4.1.3 为廉政建设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第78-79页 |
4.2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79-84页 |
4.2.1 有利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79-80页 |
4.2.2 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第80-81页 |
4.2.3 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第81-82页 |
4.2.4 有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第82-84页 |
结束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读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